給自營糧商一個生存空間

芳榮稻米產銷專業區執行長 黃麗琴
  碾米產業是一個在地的行業,如果沒有取得一般在地農民信任的話,我們根本無法存活至今經營到第四代。碾米業目前大致分為公糧以及自營糧二部分,公糧的部份,大概有百分之三十的市場,是由農會所掌握,或者是由農糧署指定的工廠來運作。自營糧大概佔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市場,是由當地生產的稻米百分之百直接供給一般的消費者。其實自營糧商以前比較偏重於各自努力經營的市場,彼此之間互通訊息的機會比較少,因為經營稻米產銷專業區未來又必須面對消費者,因此對碾米產業這些從事勞動力的人,覺得是一件蠻畏懼的事情。
  
  在經營稻米產銷專業區之前,自營糧商根本沒有發言的空間與管道來做適切的表達,通常都藉由農會總幹事來發聲,但是當媒體一旦報導之後,通常對自營糧商沒有幫助反而都有很多偏頗的報導,自營糧商同樣在這個產業奮鬥,不要說誰的貢獻多、貢獻少,至少每個人都很努力在這個產業上,發言時也應該肯定自營糧商的存在價值,自營糧商一直都很怕社會的觀感認為是「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的生意人,用比較制式化的觀點灌輸在自營糧商身上。
  
  九十三年起後壁鄉當地結合了地方上的碾米廠從策略聯盟開始做起,差不多有十四家左右共同打一個品牌,期望透過十四家共同來推廣產品知名度,可是十四家碾米廠產出的米可能有十四種品質,對消費者來說反而更無所適從,對品牌的形象也會有影響,所以在九十四年以後就轉變各自去跟農民契作,然後各自用自己品牌形象銷售。記得九十三年我們做策略聯盟的時候,臺南縣政府贊助經費辦活動,當時縣長就覺得有一群人(自營糧商)這麼努力在做,可是政府的體系卻看不到,好像是被人家遺忘的一群,其實這個就是我們產業的困境以及嚴峻的考驗。因為政府的輔導往往會去針對特殊的業者做輔助,其實更加深了沒有受到輔助的單位的一些傷害,譬如說農會他們不需要繳稅金,同時又獲得了輔助,無形中又加重自營糧商的競爭成本。我們可能要花二倍工作時間,才能夠跟上同樣一個產品的腳步,所以政府原來要協助的美意,反而造成對自營糧商一個很嚴重的負擔,我們認為這是政府應該要考量的問題。
  
  還沒有成立產銷專業區之前,政府的輔導可以說等於零。因為政府覺得糧商是生意人,這是很不公平的說法。譬如現在一百台斤的濕穀,對農會來說,買了一百台斤收入九百元,他們認為是照顧農民,自營糧商也一樣要九百元,可是如果跟農民買九百元,一般人就說糧商在剝削農民。為什麼做同樣一件事差異這麼大?政府既然要輔導,同一個產業是不是應該以一致化的標準來做輔導?自營糧商這麼努力做這一個專業區,在市場上貢獻了百分之七十,達到的小小利潤就認為在剝削農民,這樣的說法對自營糧商很不公,我覺得我們必須洗刷掉自營糧商剝削的這個污名。
  
  稻米產業有很多困境要解決,譬如稻作一年只有兩期加上休耕面積逐年擴大,乾燥廠機器運轉一年大概只用了三個月,就是很不符成本的一種投資,可是為了提升品質又必須投資。原來只有三個月的工作能量,現在又因為休耕可能又減少一半產量,在期待二期產量減少的壓力下,大概僅剩一個半月的工作量,對我們的傷害其實很大,可是政府卻看不到我們的損失,只有聽到剝削的聲音。有一次機會跟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先生建議政府必須幫糧商和農民做一些考量,應該把自營糧商一併考量進去,不要只限於在農會的公糧部份,這樣對於民營業者太公平了。
  
  以往我們一直很希望跟理念認同的農民來打同一個品牌,其實稻米以前是很平價化的產品,由於臺灣的耕種面積太小,農民根本得不到利潤。每一個農民所付出的心力,往往只得到微薄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政府穩定糧價的政策之下,糧食的利潤其實也很小。所以必須要是靠量才有利潤可言,一直以來也都沒有辦法打出米的品牌。近來社會經濟變遷後,很多金字塔消費頂層的人,想要更好品質的米,這樣的想法讓我們開始從事製造產地的特有品牌良質米,以便符合頂端的消費者,同時把這個利益再回饋給當地農民,讓消費者跟生產者共同創造雙贏局面,其實在這當中自營糧商只扮演一個橋樑的角色。一般農民資訊接收不易,要體認到大環境的轉變的確比較困難,往往會覺得他本身一輩子都好好的,為什麼要去做改變?但是外面的通路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不得不得去做適時的改變。在推廣良質米品牌期間,不可能全然改變整個後壁鄉農民的觀念,一開始必須找信任度比較高,配合度比較好的農民來實施。一旦走出一點點端倪出來,我相信很多農民都是願意跟進的,雖然這是一個很微薄的力量,未來一定可以為這一個大產業,帶來另外一條的寬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