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責任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學生 陳婉明

  對於環境,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變化就是氣候變遷以及天災的發生,像是四季帶給人冷熱的感受不一樣了;雨量時而不足以供水、時而暴增以致淹水;還有颱風、地震次數和強度的增加等等,這些變化造成人類生活上的困擾,也被人們認為是大地的反撲。

  人類為了增加生存空間、追求科技進步、促進便利的生活,對於自然和資源不斷的開發、破壞,而過度開發的結果造成土石流、走山、滅村等災情發生,如果站在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人類過度開發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顧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但是換另一個角度想,這些開發無非是為了讓人類能盡快擁有更便利、更美好的生活。

  這幾年,氣候暖化的議題不斷地被討論著,也興起許多綠色意識、節能減碳的口號和行動,這些都是很值得討論、關心及執行的議題,也顯示著未來大自然的反撲將是人類生存的挑戰和威脅之一,然而面對這樣的議題,人類始終在與經濟發展作抗衡,一方面希望能盡快解決氣候相關的問題,一方面在經濟活動上又不願為了環境做更多的讓步,這些考量和立場都能理解是為了讓人類生活更好,但地球只有一個,人類賴以維生的地球不再像以往一樣美麗,而是持續惡化中,我們在為人類的生活追求進步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大家所居住的地球、土地是否能繼續提供人類安全的生存空間,如果環境問題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那麼再進步的科技也無法保障人類的生活,可能是因為科技的開發會加速地球的衰竭,也可能是因為科技的開發已跟不上地球衰竭的速度。人類共同生存在這個星球上,使用地球資源,就有責任負擔起地球的興亡,大家必須不分種族、性別、地位,同心來保護家園。

  對於未來,我想我們最基本能做到的就是關心相關議題、愛護環境,盡力配合政府對於環境保育制定的相關政策,隨時提醒自己要節約能源、珍惜所有事物,每個人如果都能關心環境,就算是在資源上作極少部分的節約,也能透過眾人的力量累積起未來使用的能源,而除了對環境有基本的關心,我們也必須對社會有所貢獻,也就是發揮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但工作內容不一定是要與自然環境相關,在這分工合作的社會中,大家都彼此相互依存著,只要有貢獻,就能夠對社會上其他人有所回饋,所以我想,不管自己是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只要能發揮所長,盡自己一份力量讓社會更完善的運作,也就能間接使對於環境保育有權利、有影響力的人有更多資源去對自然環境作更深入的研究、找出人類面臨氣候變遷時的對策。當然,如果自己能直接對於環境問題,有更多能力去探討、提出想法,就更應該盡力去想辦法保護地球。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面對自己的未來,雖有許多不確定,但仍希望自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或志業,充分運用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並且時時刻刻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愛惜週遭環境,以期能對社會、自然環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