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體的體悟

豪紳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員 江庭蔚
  「共同體」一詞是社會學概念,社會學者認為,「共同體」概念進入學科領域應從1887年Ferdinad Tonnies發表《共同體與社會》(《Ge 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書算起,德文"Ge meinschaft"表示任何基於合作關係的有機組織形式,Tonnies使用"Ge meinschaft"這一概念目的在於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共同的精神意識及歸屬感、認同感。他認為:關係本身即結合,或者被理解為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這就是共同體的本質。共同體包括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的氏族和部落,以婚姻關係和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的家庭,以共同的經濟生活、居住地域、語言和文化心理素質為紐帶形成的民族等。

  共同體的概念也被運用在國際關係中,「安全」是一國所最關注的議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將共同體的歸屬感、認同感融入到「安全」概念中時,就成為了傳統國際關係上重要的概念「安全共同體」,相同的概念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國際組織,諸如歐洲共同體、加勒比共同體、非洲經濟共同體,乃至於現今還在醞釀的東協安全共同體。

傳統上的共同體

  五十年前的歐洲仍處於主權掛帥的時代,國與國間不斷出現敵對狀態,甚至發生戰爭。在1945年以前的五百年當中,歐洲國家間的戰火未曾稍歇。到了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更使得歐洲倫為廢墟。從過去到現在,歐洲各國始終在宗教、種族與文化方面有明顯差異。

  儘管如此,西歐國家仍透過整合運動,在二次大戰後,由德法兩國成立歐洲煤鋼組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接續地發展乃建立今日之歐盟。當然,對於歐盟的發展,有諸多學派去探究箇中奧妙,不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分學者將重點放在歐洲人民所發展出來的「共同體意識」。在他們看來,各國人民逐漸產生「我輩」(we group)情感。雖然他們仍保有過去的民族認同,但是這項認同已經被共同體意識所稀釋。目前,很少人認為西歐會發生武力衝突。換言之,目前西歐是個「安全共同體」。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人民的我輩情感可望持續增進。

跨越時空的共同體 - 永續發展

  上述關於共同體的發展都是在同一時空下,國與國間,組織與組織間或是人與人間的發展,這較屬於水平式的共同體。換個方向想,共同體的發展是否有可能是垂直的?是否有可能跨越時空的思考呢?

  其實,這樣的思考一直存在於你我身邊,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發表報告,報告名為《我們的共同未來》(Our Common Future),委員會主席Bruntland女士為永續發展定立了一個廣為公眾接受的定義,即「既能滿足吾人現今的需求,又不會損害子孫後代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永續發展的提出,為跨越時空共同體概念下了最佳註解。祖先、我輩、後代子孫形成一個最大的共同體,不論是外在的物質環境或是內在的理念,跨時空的共同體對於環境保護、和平維繫等產生同理心和認同感,進而發揮最大之效益。

共同體的體悟

  科技的快速發展是推動全球化現象的最大動力,讓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國家連結在一起,地球村的概念不在僅是概念了。也因為如此,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也不斷發酵。過去,面對砲火,可以築起城牆防禦;現在,核生化武器的威力,則具有毀滅整個地球的能力。過去,因為交通不發達,國與國間人民的往來也較少,使得即使有重大傳染病也多在一個國家,至多影響到一個區域;然而,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各國間人民的往來頻繁,疾病的傳染比起以往更加嚴重,近年來,SARS、禽流感、H1N1等疾病不斷在各個國家蔓延,造成恐慌。

  地球是大家的,環境的維繫需要靠大家的努力,只是靠一個人,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區域,都是沒有辦法達成的。因此,互賴的共同體體悟必須在每個人的觀念上發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若是大家都抱著搭便車的心態則地球的生態環境將難以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