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惠文HI-ME特色,營造人權教育環境

台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校長 劉欽敏

一、前言:

  當今教育環境因時代變遷,社會富足,而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以往的教師形象,是「權威」的代表,深受社會各階層所推崇敬重,學生至學校受教,家長對於教師管教措施幾乎是完全信任與認同,即使面臨教師不當的處罰,也是先以懲戒孩子為先。然而,在現今重視人權法治的教育環境中,「教師」不再是社會唯一的圭臬,要成為新時代的「麻辣鮮師」,除了具備專業學科素養,更要有處理問題的智慧,高度的情緒管理,才能因應大環境的改變,營造良善的人權教育環境。

二、若懲罰失去了意義?

  我常對同仁說:「對學生,我們不做無效的懲罰!」。當我們發現懲罰失去了教育目的與意義,就要立即修正自己的作為,避免衍生不必要的衝突。本校連續兩年(97、98學年度)獲得教育部頒發正向管教績優學校,唯有善用正向管教策略,並加入適時輔導與關懷,才能將師生(生生)衝突機率降至最低。校內除了推動「不抱怨,說好話」運動,也藉由各項品德教育活動推行,如敬師感恩、生命教育講座、聖誕節感恩活動、成年禮…等,來提昇同學的抗壓性及從內化來加深自己的修養;也鼓勵同仁參加各項友善校園研習,使教師在面臨教育環境轉變之際,能適時加強自己對於學生輔導及管教的能力,讓校園朝著「零體罰」、「零中輟」的理想邁進,能以愛與關懷來取代懲罰,所以我們實施HI-ME護照認證,推動全人教育,讓同學可以多元學習,多方嘗試,將各項品德足以落實在生活教育之中。

三、教育是教導孩子向上、向善的力量:

  教育的本質是使孩子懂得尊重與感恩,而非只是絕對服從。使用威權教育,或許一時風平浪靜,然而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稍不留意,醞釀已久的反撲力量,常讓使用威權教育的父母與師長無力招架。於是教導孩子懂得尊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接納相異的見解,從中學習寬容與體諒,懂得判斷是非對錯。就如論語中提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讓孩子由內心可以生發感恩助人的力量,這就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四、教育是向下紮根的:

  我常聽許多家長抱怨,為什麼他的孩子一上國中就變壞了?在青少年階段,我們稱之為「飆風期」或「狂飆期」,代表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衝動,無法清楚判別自己行為的對與錯,容易受同儕偏差行為影響。無論是消極抵抗,或者是激烈抗爭,他們只是為了要表達內心的壓抑-「誰能了解我?」。而家庭教育是安定孩子內心的第一線力量,身為父母,可以民主、傾聽、了解青少年的次級文化,但不要一味聽從,給與的太多。我常看到大多數不服管教的孩子,都是由於父母的溺愛所造成。試著讓孩子「從做中學」,我們只需從旁協助,適時引導,給予建議,當然,還有持續不斷的愛與關心。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有了家長的支持,學校教育才得以發揮其最大的功效,經由班級經營,課程規劃,活動設計,發揮人權環境教育的最佳效能。

五、結語:

  教育的本質來自愛與關懷,來自感恩與負責,我們期許孩子都能懂得感恩,能夠為己、為人負責,奉獻一己之力來關懷週遭的人、事、物,感受被愛的幸福,也體會到有能力給予他人「愛」的快樂,透過教師、學生、家庭彼此關懷、珍惜,營造一個充滿溫馨、重視人權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