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思,茶與環境

臺灣奇古堂不流茶敘/負責人 沈甫翰 / 沈建仁

  當今的日本,茶及其文化正面臨一個轉戾點。農藥、肥料、添加物等問題,應由各方面的專家來探討解決,而我們僅能從飲者的立場,來反省與茶有關的問題,我們的地球已陷入暖化的危機,人類正竭盡所能阻止其惡化。什麼是「喫茶人」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地球村人的義務呢?就是重視環保的喫茶生活。

  從飲茶的角度來看環保,一是使用良質茶葉,另一是適當的茶具。所謂良質的茶葉,就是能持續回沖,且能充分感受到顯著的香氣及甘味,並與苦味、澀味相容適口,達到各味平衡的茶葉。將少量良質茶葉置於經高溫燒結且胎薄易熱的茶壺中沖泡,不必「洗茶」,從第一泡「溫潤泡」就能喝,同時也不必在意浸出時間過長,茶會變苦澀,過程中也不需浪費熱水淋壺保溫,是既省資源又省能源的方式。

  少量的良質茶葉到底是多少呢?每人所需的茶葉量從 0.5 到 1 公克就足夠了。本人在全日本煎茶連盟之茶席,已有十年以上的經驗,我僅用 5 公克的茶葉提供 20 位客人,且能沖泡十六次。

  相反的,一般茶葉一人要 2 至 3 公克,只能沖四、五泡而已,如果是紅茶或綠茶,次數會更少。相較於良質茶葉可以沖泡出的茶水量,一般茶葉則需多消耗三至四倍的用量,這擺明了泡一次茶無形中花費更多的資源和能源。也就是說,一般茶葉比良質茶葉需多耗費三、四倍的栽培、肥料和管理等,是非常不經濟又不環保。

  一般茶葉不耐泡是因為茶湯味道的平衡快速失調,即使還殘留甘甜,也已比不上那苦澀味,導致變味無法入口。而各味平衡的良質茶葉,持續釋出的甘甜會累積在我們的味蕾,雖然茶湯也會漸漸變淡,但它的味道不會失衡,所以像儲蓄一樣,只要再存入一點,不管濃淡如何都能喝出好味道。

  再者,生活中農藥是不可避免的,需正確使用來降低危害,但現今有些農藥過去能合法使用的也被禁止了。 因此現在合法使用的農藥,誰能保證以後沒有問題?以日本『 生活と暮らしの安全 』 2001 年 7 月, No.147 刊載為例,指出二番茶(夏茶)產茶期,可能用到十三種農藥,著實令人戒慎恐懼。 雖然農藥都需經過長期棉密的實驗檢查才准許使用,但又有何實驗是測試十三種農藥一起對人體的反應呢?

我們應如何避開農藥的殘留。

  1. 選用病蟲害少的春茶,冬茶。

  2. 選用耐泡質厚的茶。

  因為農藥殘留的影響是與茶葉使用量的多寡成正比。

  良質茶葉價如金,它不該只是被經濟上優勢的人所擁有,如果用以往不問茶葉品質的一貫方式泡茶,良質茶葉會被奢侈地浪費。用量省的良質茶葉可讓價格變的便宜,若是買茶時不是以每斤的價格來計量,而是經過精算,知道一泡的用量要多少錢,每一人所花費是多少來衡量,就變成人人消費的起。

  用好喝的一泡茶,而且等同於一張車票的金額(在日本的一般車票票價),以和睦家庭。如果能夠讓喝好茶聯繫到全家的團聚,即使是忙碌中短暫的時間,也可以產生心靈的閒趣。

  「心靈環保」用中文寫是心臟的心,靈魂的靈,環境的環,保護的保。心靈環保時常是台灣人的話題,尋求心靈創傷的痊癒是非常重要的事。心靈環保不但保護心靈的環境,而且保護大自然的環境。若是沒有心靈環保的話,也難達成自然環境的保全。

  故波多野公介先生(日本有名的喫茶人)說過,「世界到處陷入私欲魔」,是指人類過份的追求私利私欲,無法避免將使地球滅亡。現今社會金錢的追逐和花用,耗費了地球的資源和能源。為了這塊土地 ~ 地球的繼往開來,我們的生活方式必需有所改變。

  我們應該重新省思現代關於茶之製茶法、喫茶法,從家常便飯、司空見慣之處來著眼(日語叫做「日常茶飯事」),使喝茶成為簡單又環保的事。就像我們買汽車、買冰箱時,也會盡一己之力考慮環保。茶能帶給我們情趣的時空,如果能在省資源和能源的考量下泡好茶、喝好茶,如此的享受是無負擔的,不論是在金錢或心靈上。

  當做地球人之一,也當做喫茶人之一,希望地球和諧,子子孫孫平安。從此以後,雖立足於傳統,但不為陳規所束縛。想到全球化,轉化到地區(區域),最後再到個人,讓喝茶的傳統有環保的新概念吧!

  如陸羽茶經裡曰「節儉美德也」,我們應該確立物心雙面的茶文化。相信這就是現代人追求的富裕。

2003 年 2 月 22 日於日本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茶與環境」公開研討會所發表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