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故鄉甜(1)-台中水圳溯源

台中市鄉土文化學會榮譽理事長 黃豐隆
  台灣是海島型的國家,四面環海、河川密佈,含有豐富水資源。「以農立國」農業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行業,農田之開墾、耕作與水利關係異常密切。「有水斯有財」、在農業社會裏,先民常逐水而居。溝圳引水注入農田、滋養土地,延續生命、豐富生活,亦造就在地的文化。

  河川與埤圳的沿岸所孕育出秀麗的人文美景與豐饒物產,均拜豐沛水源之賜。「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過去水利較不發達,時常發生引水、爭水糾紛,加上溝圳多未整治,遇雨常潰堤成災,常造成生命與財產的損失。昔日被視為命脈的河川、水圳具有農耕、防洪排水的作用,堤岸亦是自然的生態保育之地。

一、源起、緣起

  「水是一切農作與生活之源」,從事田野調查多年,每每訪問屯區農家時,總會談農田灌溉的問題,自然而然就提到水圳的話題。

  「附近農田用水那裏來的?」、「這條水圳的水從那裏來的?」,「這是從西屯來的」、「這攏是從大肚山冒出的泉水!」、「不知道啦,可能是從大甲溪來的吧!?」、「筏子溪的水全是大肚山的地下水!」農民不同的答案使水圳的來源脈絡變得糢糊了。

  鄉間與城市的變遷極為快速,在文明開發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當前,回想水源從何而來、水圳安在? 部份百年古圳如今是何樣貌呢? 大台中地區的開發與水有何關連? 這些問題引發我想一探究竟,因此邁開探訪大台中水圳的腳步。

  體驗著先民治水的巧思與深耕大地近三百年的艱辛歲月,重新認識本土內涵。再次凝視古圳的流水由大甲溪引入、奔流在土地上,行於田野的溝渠之上,我們似可找回對土地的感動,亦是與大地自然對話的方式吧!

  早期,台灣各地的水利設施均以農田灌溉為主,稱為「埤圳」。據《諸羅縣志》記載:「凡築瀦水灌田之謂陂,或決山泉或導溪流者,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不用築堤,疏鑿溪泉甲水灌田,謂之圳。陂者為何?因溪水山泉勢欲就下,築為堤防,橫截其流,開圳於側,導水灌田,即古隄防遺也。圳者何?相度地勢處,導水引入水溝,用資灌溉也。」

  由上述古文可知,「陂」即為現在所謂的「埤」,以堵水以供灌溉之設施即稱為「埤」,如民間所稱之「水埤」。而導引水源用之於灌溉之設施,即稱為「圳」,或稱為「水圳」。

  水圳如你我身上密佈的血管,流經在各地農田之間,經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忽而在眼前,然後就不見蹤影了。「下一段會在那裏呢?」探查過程常常是這樣的,充滿著未知與驚奇! 想要探尋穿梭在山林、鄉野、聚落、馬路與高樓大廈之間的埤圳,真的是談何容易。

  首先,就從各地的農田水利會著手,我拜訪潭子鄉農田水利會與屯區的工作站,取得水圳的灌溉圖。依地圖至各地訪查時,當地的地貌地形與水圳位置常有很大的差異。漸漸發現,頗需借助地理資訊的衛星地圖,於是開始運用數位化的台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1、中研院GIS全台衛星空照圖2 ,與台中市西南屯的地政資訊系統,再結合網路部落格的網友水圳討論區與昔日的古地圖。「你要找的地方地經常在一張嘴上」不斷向當地人詢問,走訪水圳的任務終於漸入佳境。

二、大台中的水圳開發

  自搶以來大台中地區的水源與大甲溪密不可分,提起水圳,自然得從大甲溪與葫蘆墩圳說起了。

  大甲溪是台灣本島的第三大河川,發源自中央山脈的雪山與南湖大山群山間,由東向西流過了梨山、德基、谷關、白冷、東勢與石岡等地,沿線貫穿高峻山地,盤旋於淺山之間,最後形成扇狀平原在台中縣大甲出海,匯入台灣海峽。流程達一百多公里,海拔落差達3500公尺以上,坡度陡急、終年水量充沛。

  「葫蘆墩」是台中縣豐原市的舊地名,原屬原住民平埔族巴宰海(pazeh)聚集地區,傳說在市中心與下南坑有數處的小土墩,形狀恰似葫蘆,在清嘉慶年間以遂「葫蘆墩」命名。康熙年間漢人移民來台從事墾荒,原在葫蘆墩番社附近的平埔地,雖為番族耕種,但尚未有灌溉設施。

  長期踏勘地方水利的文史工作者陳炎正老師說:「葫蘆墩圳開發依時間的順序為下埤、上埤及下溪州這三條獨立的埤圳。」舊下埤之開鑿早於上埤,雍正元年(1723)當時由張達京獨資創設,採「割地換水」方式,以漢八、番二比率分水,主要灌溉神岡鄉與大雅鄉部分區域,面積約一千餘甲,這就是現在葫蘆墩圳下埤支線的水流區域。

  「上埤水圳」則為六館業戶所開創。依據史料記載,雍正10年(1732),土目潘敦仔與岸裡社通事張達京為首的六館業戶3共同訂立割地換水墾約,將平埔族擁有分佈在目前的神岡鄉、潭子鄉與大雅鄉,以及臺中市的北屯區水湳庄、陳平庄與西屯區的港尾仔庄,以及西區、北區等草埔地的業權,割讓給六館業戶開墾,業戶出資開發水利埤圳,由今朴子口處築埤引入大甲溪水供給農田灌溉,漢田得水十四分之十二,番田得水其餘的二分,工程至雍正11年(1733)竣工,共耗資六千六百兩大銀,至乾隆12年(1747)時圳長達四十餘里,稱為「貓霧?圳。」

  另一條「下溪洲」圳道,則在道光3年(1823)至同治6年(1867)之間,由陳天來、陳奎、陳漢、陳策、陳荐等(稱陳五協),集資一千六百兩銀創設,灌溉面積約二百甲。明治35年(1902)日本人設立「公共埤圳組合」4,將此三圳合併稱為「葫蘆墩圳」,以日幣二萬六仟九百二十九元七角購買歸公所有。大正2年(1913)時,又將葫蘆墩圳、八寶圳、王田圳等三圳合併為「豐原水利組合」5,至昭和14年(1939)再把豐原水利組合改稱「豐榮水利組合」。目前,在台中縣豐原市朴子里(舊稱樸仔籬口)萬順宮後方、大甲溪畔,留有日治時期日本重新修建引水口之隧道遺址。同年12月15日,由豐榮水利信用組合長-甲木豐吉署名,在隧道上方豎立一座「豐榮水利之碑」,以紀念張達京開鑿葫蘆墩圳的艱辛過程。民國88年921大地震時,這座紀念碑曾受損倒塌,後經修復才重新站立起來。

  隨著農田日漸減少,葫蘆墩圳現有灌溉面積只有昔日一半。葫蘆墩圳是一條古老灌溉渠道,早期由大甲溪畔的朴子口直接引水,取水口迄今還保留在石崗水壩西側約一公里大甲溪畔,見證當年的水利歷史。石崗水壩的總工程師周家雄說,「水壩在民國63年開始興建、66年完工,供應大台中地區飲水來源,包括台中市與台中縣二十餘鄉鎮市之公共民生給水,如果大甲溪水的濁度高或者水量不足時,才會從食水嵙溪引導溪水至南幹渠。」由他的談話可以理解,平常南幹渠水源直接來自石崗水壩,只有在大甲溪水濁度高、處理耗時,以及水量不足以供應所需時,才會協調水利會,引用食水嵙溪的溪水。

  石崗水壩負責水利工程的副工程師楊熙墩說:「水壩還負責灌溉用水,從壩體上第一進水口引入大甲溪水,經地下涵管注入南幹渠幹線,供給自水水廠、葫蘆墩圳與八寶圳之用水,所以石崗水壩可說是大台中地區的水頭-即:水的源頭。」另一位副工程師徐國志補充說:「八寶圳在萬仙街的尾水橋旁注入食水嵙溪,平常食水嵙溪水經豐勢路石崗橋流入大甲溪。」

  農業灌溉用途的八寶圳流經石岡鄉、豐原市、潭子鄉及太平鄉,水尾還流至台中市東區的九期重劃區,支線全長近50公里。台中農田水利會八寶工作站管理員劉清發說,「八寶圳可分為三段,上游是從大甲溪畔永湖村(永居湖)引水口到萬仙街的尾水橋這段,圳水在這裏注入食水嵙溪的,中游從食水嵙溪經南幹渠至旱溪東側的烏牛欄段,而下游則是從潭子鄉聚興村至台中市的北屯區、軍功寮與水景頭這一段了。」豐原工作站長蘇志宏說,「因目前南幹渠水源主要來自石崗水壩,故八寶圳之中、下游圳水可說是來自水壩的引水,平常食水嵙溪直接匯入大甲溪了,唯有水量供應不足時,石崗水壩管理處才會向水利會調用食水嵙溪水,當然就含有八寶圳水在內。」在他們的說明下,石崗水壩、食水嵙溪、葫蘆墩圳與八寶圳水源系統的關係總算有較清晰的輪廓。

   八寶圳開築始於道光4年(1824),由蔡正元開鑿葫蘆墩街的放屎溝(今豐原排水門)上游,後將埤圳主權讓給北屯軍功寮之林秋江。民前19年,為灌溉潭子鄉聚興一帶之土地,由阿罩霧林朝棟投資5萬元,開鑿放屎溝至聚興間之圳路,至民前17年竣工。明治40年(1907)日本之公共埤圳開鑿聚興經軍功寮、水景頭、番子路至旱溪間之圳路。大正6、7年(1917、1918)間,「公共埤圳組合」以7千7百50日元,向林秋江及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購買八寶圳,主權才歸日本政府所有。由台中盆地的地形、地勢來看,八寶圳水系在旱溪的東側,其水尾只有部份流至食水嵙溪,因此,葫蘆墩圳的水主要源自石岡水壩與食水嵙溪,這點需要正本清源。

  2009年8月7日「莫拉吉」颱風來襲,帶來超大雨量,台東、台南與高屏地區影響特別嚴重。而石崗壩、給水廠與水利會立即展開調整用水的作業,以解決大台中用水問題。大甲溪上游德基水庫接近滿水位,8日進行調節性洩洪,導致石崗水壩的原水的濁度飆升到2000 NTU(原水濁度單位)以上,淨水時間加長以致減水30萬噸的供水。豐原給水廠表示,為降低處理時間,決定引進濁度較低的食水嵙溪水,再與水霸的大甲溪水混合,加上鯉魚潭的機動支援,終可確保大台中供水無虞。

  「南幹渠」起點在石岡水霸的南側,目前是台中縣市農田灌溉之主要水圳源頭,亦是大台中地區飲用大甲溪水的水源,重要性不言可喻。依台中農田水利會的估算,一公頃稻作約需2萬2千5百公噸的水,大台中一天約需115萬噸的民生用水。大台中數千公頃農地與數百萬人所需的龐大的水量,大都是經由大甲溪引水、南幹渠所導引而得的。

  大甲溪水導引至南幹渠與葫蘆墩圳的圳道後,經過各地的閘門與溝渠,流經下埤、上埤及下溪州幹線,再流入各地的分線、支線、聚落與庄頭,綿延數十公里。大台中三個屯區-北屯、西屯與南屯的水源大都匯集至台中盆地西側的筏子溪,在烏日高鐵站南側注入烏溪、再匯入大肚溪,溪水最終在大肚鄉麗水村附近流入台灣海峽。

三、四張犁水圳探源

  四張犁位於台中盆地的北端,緊鄰台中縣潭子鄉與頭家厝庄,是農業發達的地區,為本市水稻的主要產地,因此水的需求非常殷切。從水流系統的脈絡看來,四張犁地區的水圳算是葫蘆墩圳的末端;從台中盆地的地形而言,則是整個盆地引水的最前端了。四張犁地區的灌溉水圳主要有:四張犁分線、下石埤分線與上七張犁分線,均源自於葫蘆墩本圳的東汴水系,從地貌與溪道的地理紋理來看,與大甲溪另外的支流水系八寶圳與旱溪等水系並無關連。

  葫蘆墩圳自台中縣角潭路旁大鴛鴦分水汴的土地公廟前,分為東汴幹線與西汴幹線二條主幹圳道。「汴」這個字,是指溪圳中分割水流的尖形結構,常用來分開圳水,在豐原市大鴛鴦分水汴的土地公廟前,就可看到這樣的結構。東汴供給潭子、北屯、四張犁地區的水源,而西汴則往西流經神岡、大雅、下橫山與台中市西屯港尾仔的部份農地。東汴幹線北起豐原市角潭路,沿富春街南流經田心路出豐原市區,因貫穿豐原市區繁華地帶,導致溝路難以全面改善,加上經年長期垃圾傾倒之人為因素,以致圳路受阻嚴重。民國69年豐原市公所協調台中水利會將東汴幹線這一段加蓋,北起豐中路豐榮二橋、南至縱貫鐵路之博愛街,全長約1.8公里的水圳全藏身於地底下了。

  潭子工作站的張站長有感而發說:「這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最常見了,人與水爭地、溝渠加蓋,圳道常莫名消失了,好像問題就這樣解決,綠地減少、水泥地增加,土地無法呼吸,通常是導至後來積水、淹水的主因。」政府的都會空間規畫常強調藍帶與綠帶設計理念,把昔日自然的水圳剷平、埋入地底下,再以人工方式建造出具有親水的藍帶與充滿植被的綠帶,真能使生態與自然的融合嗎?一位網友在部落格上留言說:「台灣各地小雨小淹、大雨大淹的糗?一再發生,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的設計理念出了問題。」

  東汴幹線至潭子鄉豐南路240巷的小鴛鴦汴閘門處,分為茄至角分線、北屯支線與四張犁支線,這裏是四張犁支線的起點。流經一遍荒地與果園後,經過潭子鄉的祥和橋、校栗林橋、弘文中學校門前,再至潭富路上的豐亨橋,由農地進入了人口稠密的地段,沿岸景致亦有很大的改變。

  張主任補充說 :「水利會的水系命名,通常用水圳流過主要區域的舊地名取名,有些以沿線的自然景觀命名,像四張犁的水柳溝支線。水圳由大至小,分別加上溪、圳、幹線、支線與分線,有些較小的圳道只以溝命名。」經他的一番說明,終於對灌溉圖上密密麻麻的水路與圳名有了認識。

  四張犁地區三條水圳的分水點在潭子鄉東寶村的福寧宮福德祠前方,廟前的埤圳正是三圳的分水處:上七張犁分線、下石碑分線與四張犁分線。這一帶放眼所及盡是稻田與溝圳,廣大農地裏偶有合院、竹圍散置其中,在台中縣市算是少見的鄉村景致。在台中農田水利會服務屆齡退休的林顯章技士今年70歲了,是一位老水利人,熟知台中市的水圳,尤其是對他土生土長的四張犁地區。他說:「福寧宮前這裏稱為大三汴,就是指這三條水圳,灌溉的範圍包含北屯的四張犁、上七張犁、水湳與後庄仔等地,還有西屯區的下石碑與惠來厝等農田。」

  這座福寧宮應歸類為「水圳土地公」,當地有一項傳說,昔日在圳旁農田常有夜火出現,地方人士說這是土地公顯靈、希望擁有一間殼、一間厝,俗語說「吃果子拜樹頭、吃水得拜水頭,」居民才在圳前蓋這座土地公廟。不過,信眾大都是潭子鄉的東寶村民,下游四張犁與七張犁一帶的農民反而較少前來祭拜。

(續見水是故鄉甜(2)-台中河川生態保護)
  
參考資料:
1、 葫蘆墩圳之旅,陳炎正著,台中鄉圖-4,頁36-43,民國94年元月。
2、 台中農田水利會,大台中灌溉水利地圖。
3、 《消失的青埔》,張國輝著,民國85年元月出版。
4、 《南屯鄉土調查》,昭和6年(1931)訪查完成。
5、 《臺灣府圖纂要》,光緒五年(1879)夏蒲月開刷。
6、 《續修台灣府志》,余文儀纂輯,乾隆25~27年。
7、 《重修台灣府志》,范咸編修,乾隆7年(1742)刊本。
8、 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洪麗完著,台灣文獻,頁165-259,省文獻會出版,民國81年9月出版。
1 網址: https://gis2.tccg.gov.tw/address/Tai_frm.cfm
2 此系統結合日治37年(1904)所繪製的台灣堡圖、GOOGL Earth衛星地圖與全台的地形圖,
還具有古今對照的功能。網址: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
3 由張達京召集廖朝孔、秦廷艦、姚德心、陳周文和江又金等5人,合組「六管業戶」。
4 明治34年(1091),日本公告「台灣公共埤圳規則」,凡是對公共利害有關的埤圳不得私有,皆被指定為公共埤圳組合。明治41年(1908),總督府公佈「官設埤圳規則」,以三千萬日圓為特別事業費,在全島14個地方進行埤圳的改修與擴張工程計劃。
5 豐原水利組合為當時台中縣域規模最大,灌溉範圍包括整個台中盆地,有37個埤圳,灌溉面積高達21784公頃。其中又以「葫蘆墩圳」最大,圳路總長255公里,灌溉面積高達8919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