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學生的人權

花蓮縣崇德國小校長 古淑珍

  「階級」存在嗎?或許我們從來就無意要將人分個高下,但卻隨處、隨時在分高下。族群問題是一個與「階級」、「優劣」、「主流」、「非主流」等名詞無法脫勾的議題,我們常會主觀或被動的將人依優、劣、高、下,進行分類與區隔而未能察覺他人的真正需求與應有的尊重,很多事情的發展被視為「理所當然」,其中,很多的善意恐將造成傷害。

  二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歷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偏鄉服務,而花東地區又是一個族群多元分佈的區塊,有十八年的時間在原住民學校服務,偏鄉的原住民孩童別無選擇的困頓,讓我們感受「沈重」與「無力」,孩子的成長過程被迫面對讓他們茫然的原鄉「成人世界」,失業、貧困、單親、隔代教養問題的普遍,讓孩子看不到未來。孩子們從來不知如何爭取生而為「人」的「權」益,能夠維持基本的溫飽就是最大的滿足了!

  照顧弱勢是政府機關一直持續關注的施政措施,原鄉的孩子一直是受照顧的對象,多年來原鄉的家長將此視為理所當然的德政,習慣接受這些資源後,讓自己有理由怠惰養育子女的責任,無知的陷入困頓的惡性循環,家庭功能完全喪失,孩子在缺了角的家庭中成長,能跳脫困頓的惡性循環中的機會有多大?真的讓身處教育工作的我們頗為無力!

  近年來,除了公部門的資源外,也有許多的民間企業及福利團體,提供許多的各類資源給原鄉的孩童,幾乎取代了父母應負責生養的物質提供,我們要憂心的是孩子會因家長的態度影響,而認為自己因為是「弱勢」所以必須被「照顧」,不自覺於自己的「不勞而獲」是個嚴重問題,這些「善意」不就變成了「傷害」嗎?讓孩子無法建立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導致失去了與主流價值競爭的辨識能力,再度掉入低劣的惡性循環中而無法自拔!

  孩子的教育養成,要靠家庭、社會與學校的相互支援,學校教育無法全然取代家庭應發揮的功能角色,教師的工作也不宜過度取代親職。原鄉的家庭問題讓孩子沒有安全的成長空間,家暴、酗酒、長期疏忽等現象頗為嚴重,孩子失去了被關愛的權力,扭曲了性格造成行為偏差的問題普遍,形成學校管教上的極大難題,高關懷家庭是學校必須長期追蹤輔導的對象,為維護學生的正常學習及安全,教師定期的與社工人員進行家訪,充分掌握學生的家庭狀況,做為學生安全維護上的防範措施。

  總之,原鄉孩童的人權,需要各方支援與關照,但重要的是原鄉家長的偏差價值觀是影響孩子的關鍵,要努力扭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身為教育工作者,除了教育孩子,我們更有責任要教育家長,尊重與關照孩子的生存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