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問─職訓是失業者另一個天堂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桃園職業訓練中心正訓練師兼股長 沈宗成

  最近最常聽到的是〝又有人失業了!〞

  原本是親戚與同儕朋友失業,接著是姐姐的小孩剛退伍也失業中,現在連80幾歲老爸老媽也跟我說失業了;原來幫阿姨剪柳丁橘子的勞力工作,一天男工800元,女工600元可賺,近年來WTO以後柳丁橘子價格每況愈下,請人不划算,休耕又喪失農夫的尊顏,祇好自己不分日夜全家自己做,另一方面也怕老人家有個閃失,才婉轉拒絕我爸媽。但老人家可不這麼想,總認為景氣差還讓人家嫌,常偷偷跑去幫忙,直說免費幫了,讓我們身為子女的不知如何是好;其實老人家並不缺錢,除不服老外真正原因其實農夫就是愛種田,這種惜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這一代該學習的榜樣,祇是把老人家也歸類到失業者群,其實是有欠公平。

  其實近幾年來,政府面對經濟大環境的衝擊,針對失業者提出很多方案;有中高齡受訓生活津貼補助、被資遣勞工受訓六成薪補貼、訓用合一企業進用勞工補助、委外訓練、就地訓練、青年旗艦計劃、三年五萬進修方案、半年期臨工及公家單位約聘人員‧‧‧等措施。可說集思廣益,針對失業者提出治標與治本方案,以期許讓失業者重新出發,再創經濟穩定發展。

  尤其在全國各個公辦職業訓練中心及委外訓練單位,不分日夜、假日開班,希望失業者儘快學會一技之長,重新進入職場。然而,現況是很多失業者抱著希望與理想來到職訓中心或委訓單位,少者2-3個月,多者6-12個月之專業訓練,提供失業者多重選擇,但受訓後真正投入相關就業市場者依比例來講還是少數,這不免讓從事職業訓練的我們感到灰心與不捨,另對選擇新跑道的失業者而言,等於是2度傷害,這不僅讓我們深思職訓單位是否有存在的價值,還是職訓單位就是提昇勞工朋友就業能力,而非解決失業率的唯一良藥。

  綜觀失業者與職訓單位之關係,個人有幾點看法,希望提供給即將選擇職訓者之失業民眾一些參考。

  針對失業者而言,自己應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第一、失業者應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工作:
  很多失業者選擇職訓單元課程,並不瞭解自己真正的興趣與能力,而去追求較輕鬆、有冷氣吹的職類;一般有領取生活津貼補助或中高齡者,雖然很認真學習新知,無奈就業市場需要的大多是能加班、薪資低、年齡輕的人才,故受訓後投入職場應徵時很是受傷,因此必需先瞭解自己未來工作在那裡,如果那個工作又是興趣將更好。

第二、失業者自己要能放下身段,重新學習:
  近年來擁有高學歷與擔任高級主管者,在失業潮中亦有增加的趨勢。來職訓之失業者不乏碩博士,大部份皆能以赤子之心重新學習再出發;但亦有部份失業者無法忘掉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豐功偉業,在與N世代學員一起學習相處中產生磨擦。除老生常談外學習速度慢又拉不下臉,徒增自己與大家相處的困擾。其實現在是個地球村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首重溝通,所以生在這個時代要懂得放下身段,那你將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第三、失業者要能認清自己的角色與特色:
  通常來職訓單位接受訓練者,不論是抱著圓夢或嘗試之心態,最終還是得投入就業市場的試煉。因此,藉由與職訓師之溝通建構出屬於自己周密的人生規劃,比如說年青失業者應以投入大企業為目標,可先在小公司磨練,每個公司至少要能工作一年以上,才能學得到東西,也才能讓下一個公司肯用你(妳),畢竟你對工作是有穩定性的。而年紀較長者,適合選擇自己成立工作室或與人合夥及開店之行業,如要投入原職場工作,未失業前可選擇在職進修及第二專長訓練課程,以免被職場淘汰。

第四、失業者要更重視職場倫理:
  所謂的師傅帶進門,修行看個人,在職場中一直是傳承師傅帶徒弟的傳統美德,訓練師教的不僅是技術,除了以學長姐帶學弟妹方式外,更加重視職場倫理,要能尊師重道,將社會漸失的道德人心找回來,就如同韓劇商道影集上所說商人不僅是以營利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能獲取人心為主;很多失業者是歷經社會的洗禮,更應該把職場倫理美德帶至職訓同班學員身上,讓中國傳統美德得以延續,生生不息。

  當然,面對失業者短暫進入職訓或委外單位受訓,訓練單位本身也應有以下幾點配合措施:

第一、就業服務中心及訓練單位應對失業者先做職能適性測驗:
  常看到很多失業者至訓練單位受訓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學習該職類,又無法明確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而訓練單位大多是失業者進來後,才提供限人數之職業適性或就學評量。目前失業者至各地就學服務中心開立推介單至各職訓中心受訓,應先發展出一套職業適性評量表,讓其測試再建議受訓職類,才能不浪費資源。

第二、訓練單位及委訓單位要能提供有效用之技術傳承:
  公辦職訓中心是最早實施訓練崗位數30人有2位訓練師的制度,在以往以營造業為主的時代,這是可兼顧學員需求,以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教導的方式,但至2010年的現代科技與技術日新月異,今日的徒弟可能是明日的師傅,目前各訓練中心除了訓練師該屢行的上課鐘點時數外,也開放聘請業界資深技術講師授課,以彌補多元時代多元技能傳授的不足之處,唯其鐘點費還是太低,無法請到更資深之講師參與。

第三、訓練單位及委訓訓練設備要能更新:
  目前不僅是公辦職訓中心或委外培訓單位,為了吸引參訓之失業者,其設備經費歷年來已增加很多,各職類設備陸續更新,已漸跟得上業界水準。

  唯因每年預算有限,各中心目前多以較熱門之職類先更新設備,雖未能像 產業界更新的速度,但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畢竟政府的預算需兼顧到各個層 面,我們也僅能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經費更新,人家常說既要馬見肥,總要給它多吃草。

第四、訓練單位應與業界結合:
  綜觀業界,也許是商業考量,甚少有業界願意將技術轉移,或培訓人才技術,這與大多數員工對公司品牌忠誠度不高,以及競爭對手挖角有關;如果業界可以透過訓練中心機制,制定一套業者與求職者都能接受的約定,不僅能讓業者將技術放心轉移,透過訓練單位專業傳授,使求職者安心工作的政策,將有助於目前明明產業界有需求人才,卻找不到適當的人才,而大部分人才又學了一些無法馬上就能上線的技能,徒增失業者的信心。

  總之,常聽人家講職訓中心好的方面是替失業者圓夢,至少具有社會性穩定功能,可讓一些宅男宅女走出來學習一技之長,壞的方面卻是讓失業者受到第2度傷害,就如同時下常接到銀行要您貸款創業宣稱利息多低,本來沒借錢還好,借了才知道欠錢的痛苦。

  所以想告訴目前如身為失業者的您,當您選擇來職訓單位或委外訓練單位接受訓練時,不要再以領津貼的多寡或是學習環境的舒適為考量,應該讓自己靜下來想清楚,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你是否選對了職類,是否讓自己的後半生能樂於工作自給自足,希望職訓單位成為你(妳)的另一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