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事件淺談檢測報告資訊

環境保護工作者環境保護工作者 苗造中

  2009年6月台北縣消保官檢測發現包含麥當勞等5家速食業者使用的食用炸油酸價超過標準值,並在後續檢驗中,發現麥當勞用油含高出標準甚多的無機砷事件;2010年3月環保署檢測發現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武廠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質「二氯乙烷」超過法規標準值30萬倍多等,「檢測結果」似乎是所有事件的開端。在此類新聞事件中,我們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往往只知道檢測的結論是超標(超過法規之標準值),對於檢測單位之檢測產出之「檢測結果」並不清楚,因此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上接觸檢測報告時,要如何知道這些檢測結果所代表之意義,本文就個人經驗提供一些建議供讀者參考。

  檢測工作主要是採集母群體之一部分(稱為樣品)後,利用物理化學或其他技術方法,獲得樣品成分含量或物理化學特質資訊。故檢測是一個專業技術服務工作,檢測的產品就稱「檢測報告」。而「檢測報告」與一般稱稱「檢測結果」略有不同。依據ISO/IEC 17025「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CNS 17025「測試與校正實驗室能力一般要求」之規範,『檢驗單位應將樣品之檢測結果準確、清晰、客觀及根據檢測方法之規定繕打於檢測報告中。檢測報告上並應包括對檢測結果必要之註解...』,所以可以這麼說,檢測單位將樣品「檢測結果」經過包裝成為「檢測報告」。而檢測結果不應該只是一般所見到的檢測所得到的阿拉伯數字而已,除檢測數字外,一份完整之檢測報告包含下列資訊:檢測機構名稱、檢驗室名稱與地址、客戶名稱、採樣方法、採樣日期與時間、採樣單位名稱、採樣地點、樣品編號、樣品特性、報告編號、報告日期、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結果與單位、檢測簽署人之簽名,以及報告使用之限制說明等。所以當我們看一份檢測報告時,除了看檢測數字外,在檢測報告「包裝」上之採樣方法、採樣日期與時間、採樣單位、採樣地點、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數據以及報告使用之限制說明等也要注意。精確一點來說,檢測報告包含樣品來源(即採樣方法、採樣日期(與時間)、採樣單位、採樣地點及樣品採集)及樣品檢測分析(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及檢測數據)資訊。

  採樣以取得代表性樣品為第一要務,採樣的方法及採集後之樣品保存方式,顯著影響所採集之樣品是否具代表性,所以無論環境、食品或商品相關檢驗權責機關,對於採樣方法及採樣後之樣品保存,依據樣品介質(新聞事件之:食用油品、土壤或地下水)及檢測標的物(新聞事件之油價、砷含量及二氯乙烷等)物理化學性質,訂定採樣方法或程序,因採樣也是需要專業技術的工作,所以首先要檢視檢測報告中所登載之採樣單位之採樣技術及採樣方法之正確性。若受檢測的母群體在時間或空間分布上呈現非均質時(例如:油炸用油使用時間不同酸價會不同,二氯乙烷污染物因土壤性質等因素呈現不均勻擴散),更要檢視採樣日期(與時間)、及採樣地點。另外,當若受檢測的母群體在時間或空間分布上呈現非均質時,採樣單位亦是一個該注意的問題,除了注意採樣單位之技術外,採樣單位角色上的衝突亦應關心,例如:環境污染源,往往掌握或了解污染排放情形,他(們)執行採樣工作時,難免會控制或等待污染符合法規值之時間或空間才進行採樣,而種情境下之樣品可能不具代表性。所以若檢測報告中有加註「本報告僅對該樣品負責...」類似文字敘述時,該樣品之採樣單位採樣技術及公正性,常引起關切。

  樣品檢測分析資訊解析中,檢測項目選擇值得注意,就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武廠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為例,樣品檢測檢測項目有數十項,檢測結果「二氯乙烷」超過法規標準值,其他檢測項目並未超過法規現值,而使「二氯乙烷」含量成為新聞焦點。所以,事件樣品中,哪一項不合格固然重要,但是到底檢測了幾項,是不是該檢測的都有檢測過?亦是不可忽視重點。限於經費和技術,我們無法或沒有必要對樣品所有成分進行分析,但所檢測之項目是否為關鍵性項目,是檢測報告的最大價值。另外,樣品檢測分析資訊中,執行檢測單位之檢測技術及所使用之檢測方法,是每個樣品檢測結果正確性之核心。檢測方法之選擇,固然可以依循官方或具有學術權威之機關所認可之檢測方法,但是所選擇檢測方法在樣品分析技術或樣品基質之干擾或限制,是檢驗單位應有的專業能力。此外,對於不同的檢測方法所要表現樣品之檢測結果,所代表之意義或適用之法規標準不同時,亦應特別注意檢測方法之選用,至於檢測單位之檢測技術是比較難以判斷部分,建議以參與認證或依據檢測單位過去的績效或信譽做為依據。

  檢測報告是產品的品質資訊,但是它所顯示的資訊充足且正確嗎?決策之關鍵人物是於該產品生產企業主。在何種條件下所採得之樣品,其檢測結果可以具有所生產之產品品質之代表性?產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有害物質要檢驗?這些問題決定性因子在於「原料」與「製程」;而「原料」與「製程」往往是生產者的秘密武器,非一般人可輕易或得之資訊。所以企業經營者應本於企業責任與良心,檢視產品原料與製造過程,可能具有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或環境永續之物質項目進行檢測,一旦原料來源或製程改變時,亦應再行採樣檢測,以完整展示產品之品質資訊。曾經有個令人心寒的新聞是生產者所生產的食物,縱使檢驗合格的檢驗報告,但是生產者自己不食用。姑且先不論檢測專業部分正確與否,且看生產者心態就可得知檢測報告的合格價值或許只侷限於所檢測的那個樣品或所檢測的項目而已。

  總之,每一份檢測報告將所呈現之檢測結果,除了樣品成分數據資訊外,還有其檢測品質之衍生性資訊,在資訊公開時代,只要你仔細了解檢測報告中所記載之相關資訊,全民均可以共同監督政府及業者。對於事業單位不要迴避產品或環境檢測,勇於面對正確檢測結果,及早發現與預防問題,提供民眾健康安全食品與永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