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愛地球

松鶴日本料理廚師 梁忠禮

  身為廚師的我,加上父親、大姊在短短一年內相繼因癌症過逝的慘痛經歷,看到現代人時常大魚大肉、三天兩頭跑一次吃到飽餐館,實在有種手足同情的不捨,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父親六十多歲時因中風,人生邁入臥病期,起初是中風十二年,接著因腎衰竭洗腎了六年,最後因為其中一無功能的腎臟病變,惡化成腎臟癌辭世。大姊在父親過世後一年,也因胃癌過世。接連兩位摯愛的家人因癌離開,對全家人來說實在是一沉痛致極的打擊,也讓我開始思索病源為何。

  父親早期因家境貧困,個性自奉甚儉,十分惜物,在食物方面更是珍惜,連脂肪肥肉皆視為珍寶,於是養成愛吃肥肉的習慣,只要是肉類菜餚,父親一定會挑肥肉部位吃;再回想照顧父親期間,父親因洗腎關係血紅素不足導致營養不良,醫生建議注射營養針可以補充不足的營養,但營養針一劑三千多元,再三考慮後,決定自己動手作羊肉稀飯(因在傳統的觀念裡,羊肉在肉品類中,屬營養較高又較無毒性的食材),於是父親往後的主食就是以羊肉末稀飯為主。疏不知肉類食品屬酸性,長期食用反而適得其反。

  雖說"酸鹼性食物易致癌"一觀念根據科學證實是無稽之談,但我認為多食用蔬果的確對人體是有幫助的。我常常比喻,人體細胞也像肉食性動物一般,若長期餵食大魚大肉,它就會如猛虎一般兇猛、嗜肉,一旦沒吃肉類食物,細胞就容易產生病變,開始攻擊人體正常細胞;相反的,如果身體習慣較溫和的食材,如蔬果,身體內的細胞也會比較溫馴,細胞就比較不易產生病變。

  喪失親人的錐心之痛,讓我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三餐以五榖搭配蔬果,盡可能的降低肉類產品的食用,一段時間下來,不僅新陳代謝明顯變好,精神狀況也變佳。再者,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最大排放來源是畜牧業,占百分之十八;石化業和汽車、機車等加起來,占百分之十三,相對較少。調整日常飲食習慣,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是減緩地球暖化的有效辦法。

  另外,如果人能夠知足、不貪心,吃七分飽就好,作習正常,修身養性、不亂發脾氣,也是為世界添增一份祥和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