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政治‧政治環保

家庭主婦 范雅婷

  現今世界各國共通的話題莫過於「政治安定」、「節能減碳」、「環保救地球」等等,但是掌握世界脈動的卻是「政治」與「經濟」,無法排在掛帥主流的「環保」總是只能繼續當稱職的綠葉。當環保危機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媒體報導、環保團體呼籲下,獲得政治檯面的討論空間,但是牽涉到企業問題、利益糾葛後,危機總是隨著時間又再次落幕。然而,時間是不會停歇,冰山目前持續融化、物種陸續消失、能源走向掏空局面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2009年11月20日,紐西蘭南部外海400公里處,科學家觀察到一群冰山正往紐西蘭移動。2009年12月9日,在澳洲西岸西南方約1700公里處,出現一座島嶼般大小的冰山漂流在海面上,在接近澳洲時崩解成數以百計的小冰山,促使澳洲當局對海面上的船隻發出警報。冰山的融化因素牽涉溫室效應議題,海水溫度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地球保護膜臭氧層的破壞、環境汙染、熱帶雨林濫砍濫筏等等。但是國際間也並非不是無共通約法:《斯德哥爾摩公約》:2001年5月23日簽署,管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例 如:殺蟲劑與工業化學品等等。《生物安全議定書》:2000年1月29日簽署,基因改造活體生物在進出口 貿易上建立資料與告知協議程序。《鹿特丹公約》:1998年9月簽署,包括殺蟲劑等有害化學物品出口前,進口國應被預先通報且同意進口。《京都議定書》:1997年12月11日簽署,管制38個已開發國家及歐洲 聯盟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2年6月簽署,1994年3月21日生效。地球高 峰會議,目的抑制溫室氣體排放。

  儘管世界上的政府都有志一同的在為環保請命,防堵二氧化碳、減少能源消失、避免工業污染持續放任,都做了必要的共通公約,但目前的環境破壞沒有減少、沒有減緩。冰山面積減少、雨林面積縮小、臭氧層破洞擴大等等,讓我們不得不再次正視,公約的存在究竟有多大的公信力。工業區為了產量,無法做到減少污染排放量;工業大國為了經濟發展,不斷爭取自身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真正被犧牲、真正迫在眉梢的受害者卻是已經面臨海水上升滅亡危機的國家,例如:台灣邦交國吐瓦魯或是馬爾地夫。甚至有研究推測顯示,冰山融化完,台灣西部也面臨被淹沒的可能性。

  各國政府皆針對環保展開政策,環保也需要政府推動,沒有政府全面性的利用政策規劃,針對環境評估,法規規範人民,由最基本的單位「人民」去實施,最終也無法達到政策奏效。所以,國與國間最有效的溝通,仍是「環保政治」。而各國內最需要的就是「政治環保」,國家制定政策與目標,例如:推動最基本的「垃圾分類」,「植栽」綠化空氣減少二氧化碳,降低使用保麗龍與免洗碗筷等等。透過國家的政治規劃,讓人民體悟環保的重要與必要,倘若能夠適當的立法規範,植入法律,讓人民遵循法律,更能讓環保深入人民生活中。目前台灣本國內從小學起,學校規範各班級教室內的垃圾桶皆需垃圾分類;社區垃圾也有垃圾不落地、資源回收車;公共區也都設置分類垃圾桶等等,這都顯示我國對於環保的用心與落實。只要政府能夠用心在環保政策上付出,在教育水準普及化下,環保的效益一定會有呈現。

  目前與國際接軌,不再是「金錢外交」當道。教育、文藝、美術、科技都可以幫助台灣展現能見度,倘若可以以「環保政治」再推廣到國際,除了可以得到NGO組織正面的認同,也更能顯示台灣是一個成熟的開發國家。儘管我們只是世界百分之三的人口,但是透過思想、潛移默化、身體力行,推動環保的方式可以有千百種,政府與人民共同合作,企業退出唯利是圖的唯一手段,控制污染。能夠有政治環保概念的國家才是符合現今人道趨勢的國家。

  環保從來就不是單一事件,需要地球上的人民共同維護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