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規劃請尊重大自然法則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院士 林慶仁

  每次在颱風或是有豪大雨發生的時候,電視新聞總會出現不斷土石流的畫面,大肆報導哪個地方道路中斷、哪個地方又成孤島...等,而且幾乎每半小時就重播一次,持續約48小時之久。也許是台灣的新聞事業太過競爭,或是SNG車太多,不用可惜,總之讓人覺得台灣好像到處有災害、居民受困孤立無援,政府救災體系緩不濟急...。事實上,台灣的自然環境有很多叢山峻嶺與丘陵陡坡,也多豪雨與地震,因此山崩與土石流也是台灣常見的自然現象。由於人口快速增加,經濟蓬勃發展,在平原面積不足的情況下,山坡地開發成為必然的趨勢。然而由於對山崩與土石流的認識不足,以致土地利用不當,發生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對於土地不當利用,政府機關的把關不利固然無法卸責,但民意代表的施壓和民眾對於周遭環境變化的漠視以及對土地的超限利用也是主要因素。要避免天然災害的一再發生,唯有教導民眾順應自然,打破"人定勝天"的迷思,學會與大自然共處,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之交界,菲律賓板塊以平均每年7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向推擠,由於板塊之互相擠壓作用,使得台灣地盤之上升速度很快,由於地盤上升快,溪谷下切之速度也變得很快,坡度就變得很陡,加上雨量大及地震多,這些因素組合起來,使得台灣島內由於自然因素造成之山崩特別多。尤其在921大地震發生以後,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山區地層被震得搖搖欲墜,加上極端氣候的影響,降雨集中,使得每逢颱風或稍大降雨便形成土石流危及山區居民的安全。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地震區的山崩和土石流持續了三十年以上,台灣的山形陡峭,水土保持也不比當年的日本好到哪裡,因此我們不能期望以調整開發建設方式便可以消滅土石流,土石流本是自然現象之一,若不是高山土石一直被沖刷到山下,溪谷附近出現的河口沖積扇和西部大平原又是怎麼來的呢?

  早期的山區居民從小生長在山區部落,他們低度開發山林,懂得如何避開土石流危險區域,耕作和居住地會避開土質鬆軟和山洪氾濫的地方。由於現代化生活必須仰賴自來水、電力和交通的便利性,久未遭遇土石流和洪水侵襲的河口沖積扇便逐漸成為山區居民賴以生存的地方。大多數山區居民只為了生活的便利性而忽略山區地質的潛在危險性,僅憑藉著短短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便要與大自然對抗,政府有責任教導民眾如何避開土石流的危險區域,在做國土規化的時候也必須謹遵大自然的法則,溪谷沖積扇、河口三角洲等易受到地質災害的潛在危險區域必須禁止不當的人為開發利用,民眾也必須自覺不可因幾年或幾十年未釀成災害就以為這些地質災害的潛在危險區域已經安全無虞而逕行開發,甚至運用不同管道對政府施壓要求政策鬆綁,等到危險來臨又一切推給政府要求賠償,自食惡果卻要求全民買單。

  走山、土石流形成今日台灣本島地質地形,在土石流的防災方面,不能完全依賴土石流發生預警及預報系統,也不能過度期望土石流防治工程來完全抑制土石流的發生或攔擋土石流的流動。民眾必須要有風險的觀念,瞭解土石流的發生與流向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雨量大時,土石流潛在地區,尤其地震災區發生土石流的機會就會比較高,當地附近的區民就要有危機意識及減少災害之準備與行動。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現象,人們雖然不能完全阻止它的發生,但是可以透過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育的觀念與作為減少其發生之機率,也可以透過雨量預報所提供的警訊,做好充分的減災準備與減災行動,以減少土石流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