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尊重多一分和氣

公務機關博士 蒲長恩

  台灣的社會不論時空,經常充斥著過多的批評與叫囂,甚至有學者主張少看媒體,不然會受到訊息污染,也有人主張吃飯不看新聞,不然高亢聲浪所播報聳動內容可能妨害消化等!我們好不容易才奮鬥到現在有豐衣足食的機會,但我們居住的這個大社團卻疏離了、冷漠了,問題出在哪裡?也許千絲萬縷,但我想「不尊重他人」應該是線頭之一吧。

  由於現代化,凡事講求快速與利益,為了怕浪費時間,早上出門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沒有好好的與家人溫暖的招呼、話別?到班的時候可曾親熱的問候同仁,或者是沒看到就算了,我們很容易認為別人不會介意,但個人在職場卻常聽見其他部門同仁抱怨,「為什麼你們部門的人都不打招呼,也不回應」;另外一則是有位同仁經常向另一位同仁打招呼,但幾乎很少有回應,有一天主動打招呼者終於受不了,向前抱怨,後來才知道對方原來有一個眼睛完全沒視力,難怪對於固定方向之招呼,視而不見,由以上可見在意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他們沒有反應的管道而矣。服務單位長官曾經為文訓勉幹部,第一個要求就是每天都要與同仁親切的招呼,以此為根本再談其他高深的領導問題。打招呼是尊重他人的第一步,由此可見一斑。如果我們「不招呼、不回應」,那相對人所累積的小怨氣,日積月累很可能也造成他的「不招呼、不回應」,之後冷漠、批評、挖苦、苛責隨之而來,難受終究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

  為了嘩眾取寵講求利益,我們的政論家、名嘴、委員等,公開的言論不辛辣無以行銷,長久以來,電視成為學習激動罵人與硬?的最佳場所,如果以尊重他人的語氣說話,和和氣氣的,大概有被轉台之虞,可惜的是全世界密度最高、能力最強的電視媒體網卻有些重要時段只被用來批評與責難,而結果卻是,責難技巧越來越行,疏離感越來越大,社會冷漠了,下一次要更大聲的罵才有回應。

  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希望我們從與人打招呼、回應打招呼的尊重開始,也讓我們自己少說兩句責難的話,把我們的和氣,像暗室的小火柴一樣點燃,別忘了「風俗之好壞,繫乎一二人心之振靡」,而且還有水滴石穿與蝴蝶效應,不要因為別人冷漠,而使我們忘記發出小小的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