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應從人心出發

台灣台南地檢署觀護人室主任 程文珊

  那天,有位社會勞動人告訴我說:『我來做社會勞動,只有一個感想,那就是我們台灣的教育很失敗!!』。

  這位社會勞動人所從事的勞務內容是撿拾道路兩旁的垃圾,這裡的垃圾大多是居住在此地的大學生所隨手丟棄的,不論是隔夜垃圾抑或是飲料空杯,前頭撿,後頭丟,這樣的現象已存在一段時間了。

  再來談談『環保』兩個字,怎麼的態度、行動及關懷才符合環保兩個字的意涵,環保,環保,簡單來說就是環境保護,但真的就這麼簡單嗎?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定義『環境保護』?人生長存活於大世界裡,週遭的一切事物皆息息相關,因此若單純只談論環境保護似乎將問題簡化了那麼一點,或許可以從政治、社會、經濟、教育及環境等面向來省思,只因這些環節彼此互相聯集,包含了彼此,卻也各自獨立,就像是國光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於濁水溪口興建石化園區的開發案,就是政治、經濟、環境與社會的多方角力,雖能提供上萬個工作機會,但伴隨而來的問題卻接踵而至,面對當地居民的反彈政府官員該如何解決、面對當地環境的衝擊人民該如何反應,這些問題都是互相關聯、無法劃分的。

  話說『心之所向,身之所隨』,心如何指引,身便如何前往,故知使這些面向彼此互相聯集的是人的『心』。心很重要,如同『牧羊少年奇遇記』當中所提到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而現今大多數人的心皆充滿著對於物慾滿足的追求,對於自然的崇敬與敬畏已逐漸消減,隨著世代交替、時代變遷,物質生活因智慧與經驗的累積逐漸富裕,大多數的心所渴望的不再是順應天命,而是物質掛帥,這樣的過程當中,人的心逐漸地安靜、自然世界逐漸地沉默,任由人們盲目地、恣意地擷取所需並開發所欲,但這樣的沉默不是退讓、更不是容忍,而是負面能量的累積;時至今日,它不再坐以待斃、不再忍氣吞聲,它反撲了,溫室效應、聖嬰現象、臭氧層破洞、水/旱災成患等現象,在在向人們宣告,自然反撲的時代已來臨,心已被闇黑所籠罩,無法再指引適切的方向。
這樣的反撲讓人們害怕,霎那間失去摯愛的親人與家園,所剩下的是無法承受的痛,換個角度想,這樣的痛是否我們也曾加諸於自然世界上?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墨西哥灣的原油外漏事件、鯊魚宰殺事件、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林木任意砍筏等,皆重創自然環境,但老天仍是眷顧我們的,透過各地域所發生之反撲現象來提點世人,讓少數人的心不至於被壟罩,這些人的心得以傾聽世界的聲音,藉由已發生的災難來大聲疾呼,呼籲世人需重視世界之保護,重新讓心傾聽,再次讓心指引,喚醒大家的重視,響應保護的行動,集合眾多微小的力量成為推動保護機制的動力,不問多少,只問是否確切地落實,不求速度,只盼每一步皆走得踏實;傷害不是一時造成的,故復原也不是一步可蹴成,願有更多的人能夠重新讓心指引,盼有更多的人能夠共同響應,不只為了後代子孫,更是為了地球的永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