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代同堂─面對環境惡化的理想家庭結構

家庭主婦 湯素玲
  早期農業時代,"四代同堂"、"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模式在當時是主要的家庭結構,由於家庭觀念和經濟活動,大多數家庭都是居住在一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結構也跟著改變,人口由鄉村向都市集中,呈現由大到小的趨勢,小家庭模式逐漸成為主流。但歷經經濟泡沫化、金融海嘯,以及大自然環境的惡化、各式疾病橫行等,人們必須生活在一起,彼此照應才能度過難關,所以"新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開始流行。

  據英國的調查顯示,現在英國的三代家庭已有8萬個以上,20年內,這個數字會增加到20萬以上。而2007年美國老人與兒女住的人數達到了210萬。據一項針對獨生子女夫妻的調查顯示:50%的獨生子女婚後與一方的父母同住,其中30%是媳婦住在公婆家,20%是女婿住在丈人家,這顯示新的三代同堂與傳統的大家庭與婚姻觀念有很大的不同。本人就身處在這新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分享個人經驗,盼能有益大家,減少家庭與社會問題。

  現代的台灣社會流行晚婚,青春大都奉獻在工作上,工商業步調快速,一旦投入職場就很忙碌。結婚後,兩人倒還好,等孩子出生後,經濟負擔倍增而孩子的養育成了婚姻生活的大考驗。對照料嬰兒沒有經驗且孩子的成長需細心照料,加上新式的幼兒傳染病又多,因此轉而希望過"大家庭"生活,來緩解各種壓力。所以"三代同堂"漸成主流,隔代教養也成為重點。因為它有:

(一)替代親職功能-現代年輕人的工作都很煩忙,小孩大都送往托兒所、安親班,造成家庭生活管教

   不易,因此協助兒輩擔任教養工作,彌補親職教育的不足。

(二)可信任的養育協助-因有親情的基礎,所以孩童從出生到求學都可獲得悉心照料,不必擔心求助

   親戚或請人照顧的擔心及困擾。

(三)人生價值觀的教育-祖輩因人生經歷豐富,對孫兒的能力會有所要求包括誠實、負責、獨立,

   這是目前功利及能力取向的學習教育,所無法提供的最重要人生價值觀念的學習。

(四)享受隔代教養的親密關係-因須肩負孫兒養育,生活有目標、有方向,避免退休或年老因孤獨

   而加速老化,且祖孫關係不像親子關係那樣嚴苛,所以較為輕鬆地與孫輩相處,孩子成長更完全

   。

(五)家庭和諧與氛圍的維護-兒女常因婚姻與工作,產生很多情緒上的問題,三代同堂變成情緒緩衝

   的場所。由於父母的開導與生活經驗的分享,直接得到幫助,情緒有所發洩,解決許多家庭及社

   會問題。

(六)團結生活對抗環境的變遷-面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產生各種問題如新型疾病的產生、經濟治

   安惡化、精神官能疾病等,小家庭已無法應付這些改變。社會與世界發生的問題都直接影響個人

   及家庭生活,所以團結的三代同堂家庭結構變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是世界的趨勢,也是這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所產生的理想家庭生活方式,兼具教育、養育、防老、經濟互助、問題處理及團結生活等。本人以自己實際的生活體驗分享,也盼有關單位能夠重視,在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老年人應重視新知識的吸收,讓人生的價值發揮更延長,使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養也有所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