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打造遲緩兒的春天

家管 彭美雲
  在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對於一群生、心理狀況特殊者,政府有責任為這些人做一些特別的考量,並對其生活環境給予一些協助,使其基本的生活尊嚴與生存受到重視,其中兒童弱勢的族群,更應該要受到特別重視與完善的關懷與協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台灣每年大約有一萬多名幼兒,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發展遲緩問題,而這一萬多名遲緩兒童出生,只要能在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就能有十倍以上的效果。由此得知父母是遲緩兒進入合適療育過程中的重要推手,家長對孩子的支持與信心,更是療育得以進行且具有發揮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根據統計顯示,三歲以後才被發現發展遲緩的兒童就超過六成,歸咎其因,兒童篩檢不普及是主因,再者,許多父母可能受到傳統的教養觀念影響,對這方面的知識及資訊也不足,而不願意面對或接受孩子可能的異樣,致未能及時發現問題,而耽誤孩子得到專業的協助及療育時間,殊為可惜。

  誠如「一閃一閃亮晶晶」電影中,有一位自閉症兒童從小時候就很喜歡畫畫,但因媽媽執著於要孩子開口說話,所以收掉孩子的畫具,因而抹煞了小孩的創作欲望,實在令人不捨。其實對家有發展遲緩兒的父母而言,其所受身心壓力無法言喻,一方面擔心得不到支持、無人可以協助;另一方面憂心孩子是否能平安健康學習成長。因無相關資訊的分享;更不知如何去運用資源,只會煩惱孩子的未來及入學後與團體融合的情形;還有孩子情緒上的壓力反應及其他特殊問題,甚至對孩子未來就業狀況的惶恐。

  筆者有個因難產而造成學習遲緩的孩子,因當初住在鄉下,根本沒有兒童健康篩檢相關資訊可提供父母參考,對發展遲緩的狀況無從認識起,加上對第一胎充滿期待,根本沒有察覺到孩子的異樣,等到發現時已錯過黃金療育時期。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於遲緩兒家庭規畫整體服務,是否有醫療、教育、福利等相關資源可予協助更是無從得知,也沒得到任何單位主動提供資訊、資源與專業療育知識,這些都是在就醫過程中靠自己不斷的詢問探索,或與同樣狀況的家長經驗交流,才稍有一些概念與方向。相信有許多家有發展遲緩兒童的父母,都有可能因知識、資訊、資源的不足,更因為心中的壓力與教養的急切,而像電影中的那位母親,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施予強制的教養壓力,讓孩子的學習因此更加退縮、恐懼;而父母更在撫養教育過程中,走了很多冤枉路,讓錯誤的教養方式,一再造成遲緩兒童與父母的身心傷害。

  弱勢兒童的父母對於孩子的生活教導,即使是一個簡單的脫衣服動作,父母可能都需要耐心的教他很多遍,每一位遲緩兒父母心中都期待:有一天如果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時,孩子也能自立自足的生活。但在此之前,對每一個家庭有遲緩兒童的父母來說,都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許多事情防範未然比事後彌補更重要,政府相關單位應思考如何保障發展遲緩兒童的權益,給予支持鼓勵、陪伴面對、教育及就業安置協助等,筆者覺得政府應將其視為施政重要項目之一。

  近年來,雖然政府對特殊教育層面的政策有所提升與重視,但仍有許多面向值得政府相關單位深入思考並確實落實執行,筆者以過來人身分,提出以下幾點看法供參考:

一、 如何有效的整合資源,主動提供資訊、資源、與專業療育的知識,協助大眾認識發展遲緩,了解早期療育的重要性。明確提供遲緩兒童家長所需的知識與協助管道,並協助遲緩兒童家長與家長間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與抒發管道,經驗分享交流,讓家長有自我成長和幫助彼此成長的機會。

二、 如何有效的提升篩檢發現率及建立完整的發現通報系統,讓真正需要運用早療資源的兒童得到相關的療育,並協助其家庭進行較為完整一貫的療育服務。

三、 設立完善的家庭服務計畫,綜合考量個別身體、心理、社會等面向。給予正確專業諮詢,包括親職教育、療育規畫,補助申請、教育安置、職能訓練等方面評估。

四、 針對遲緩兒童的狀況,提供就讀國小、國中以上的轉銜安置及未來職能輔導計畫等相關建議的專業服務諮詢。確實落實協助遲緩兒童融合於團體教育,安排孩子在平等適合的環境與學習計畫中學習成長,使其不受忽視與冷落。建立與社會大眾的互動模式,給予認知刺激與社會人際互動的機會。提升兒童自理自立能力,期能跟上一般兒童發展狀況或降低障礙程度,以保障兒童有發展的權利為目標,減輕家庭照顧的壓力。

  在我們的社會裡,發展出許多的法律和機制來促進社會的和諧,但彼此之間的相處,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了解與尊重。教育更應該是以「愛」為出發點,如果每個從事教育服務工作者,在理念上多一點愛與尊重,用心感受並真心接納孩子不同的特質,能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多一點包容心和耐心來教導,就不會發生日前挖鼻屎的新聞事件,更沒有是不是特教老師的差別,而能真正體會及明白什麼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特殊教育更可由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獲得最佳詮釋。了解這些弱勢兒童族群所面臨到的困境,多替他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多幫助與關懷這些弱勢兒童族群,暸解、尊重與接納他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為何有此種問題。

  再者,愛孩子就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生活環境。給發展遲緩兒童屬於他們適當的發展空間,不僅僅只是關愛與陪伴,除了給他們魚吃,也要尊重他們為自己生存而奮鬥的權利,培養他們能自己釣魚的能力與機會,激勵每個人能夠肯定自我,勇敢面對生活,發展遲緩兒童就有機會發展出屬於他們特有的美麗生命,持續激發更多潛能,讓他們的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