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態平衡中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 陳武雄

一. 從兩部電影談起

  第一部是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內容描述日本當時有一貧瘠的山區村落,山區土地有限,無法再開拓,且生產技術沒有創新,糧食生產無法增加。當地家庭如果人口增多,糧食消費也會增加,因此衍生出悲慘的風俗,家中的長輩到一定年齡就會被家人背到山上丟棄,以減少吃飯的人口。這部影片在描述人們因無法改變環境,在屈服惡劣環境及割捨親情之間,發生極為悲慘與令人不捨的結果。

  另外一部電影是「大草原上的萬獸之王」,這是一部紀錄片。講到萬獸之王,大家都會想到獅子吧!在影片中,大草原有枯水期、雨水期,到了乾旱期,羚羊、斑馬等許多動物被迫展開大遷徙,走了幾百公里,尋找新的水源、水草,而萬獸之王獅子則固守疆土,在乾枯的大草原中,只能吃鼠、兔之類的小動物,因為沒有其他動物可捕捉,吃得少,族群死了一大半,活下來的也變得病奄奄、瘦巴巴。等到雨水期來了,大草原恢復生機,羚羊等其他動物精神飽滿地回到大草原,但此時獅子已無力獵捕。到底誰才是大草原上的萬獸之王?還是獅子嗎?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動物,族群才能生生不息。

二. 農業發展的動態平衡與動態思維

  大原草、小社區(楢山)、世界的生態,甚至整個宇宙都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我們要有動態的思維。世界經濟可比喻為一列經濟列車,前段有美、日、義、德等國家為首,大陸、泰、馬、菲等國跟隨在後,這部列車只往前走,不後退,也不會等人。一國經濟的發展,就像面臨「前有城牆,後有追兵」的情況,面臨許多內外在環境的考驗,在前面有經濟強國的激烈競爭,在後頭又有新興國家企圖趕上,國際市場如被占有,則無生存空間。一個國家可視為經濟列車的車廂,每一企業也可以視為經濟列車的一環,在動態的環境中,只能向前走不回頭,要能適應環境善加變化,像羚羊、斑馬一樣才能生存。

  台灣農業發展也是一種動態平衡。早期台灣出口茶葉、砂糖及樟腦油,被稱為台灣三寶,但現在茶葉為淨進口的產品,每年進口1萬公噸左右,砂糖也轉為淨進口產品,樟腦油生產則轉型為休閒觀光。早期稻米、香蕉出口到日本,香蕉在日本市場占有率曾達90%以上,現在則不到百分之10。當茶葉、砂糖等出口減少時,台灣農業發展是否陷入困境?其實不然,台灣農業隨著時代的轉變,在每個階段發展出不同的主力產品。在1960至1980年代,發展勞力密集的外銷加工作物,洋菇、蘆筍曾經出口到歐洲,市占率達8至9成;1980年以後,發展資本與技術優勢及高附加價值的水果、養殖漁業、毛豬,其中養殖漁業如草蝦及鰻魚出口成績相當好,台灣被稱為草蝦、鰻魚王國;毛豬出口在民國86年口蹄疫爆發前,加拿大及丹麥均不如台灣。1990年以後,因應經貿自由化,發展具本土優勢、技術領先或符合健康訴求的產品,如土雞、良質米、熱帶水果、花卉、有機蔬菜、海水養殖等,例如台灣的文心蘭在日本市占率為第一,蘭花為世界產量最多的國家,目前與荷蘭爭奪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時代,台灣農業發展出不同的主力產品,當整個環境不利發展某項產品時,就發展出其他新的契機及產品。以長遠來看,台灣農業亦為動態的平衡,隨著環境適時調整,這就是台灣農業發展的韌性。

  每個產業發展,都會歷經創業、發展、成熟及衰退等階段,在成熟期,應適時思考轉型、創新,才不會進入衰退期,而被淘汰,例如富麗米輸日、無毒有機農產品出口到加拿大,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持續創新,符合消費者對衛生安全的要求,以持續發展。

  消費者在想什麼,要的是什麼?在創業、創新時,要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推動市場導向的創新。舉個例子,南投水里蛇窯的老闆林國隆先生告訴我,有一年他為陶藝協會製作頒獎的獎品,結果燒出的10個陶器中7個有裂痕,由於來不及重作,他只好想辦法推銷有裂痕的陶器。在頒獎當日,林先生先說明:今天準備給各位得獎人的禮物,有一部分陶器上有「裂痕」(台語發音利潤),另外一些沒有「裂痕」,獎品沒排大小,請得獎人自己選。接著受獎者一一上台自行選擇獎品,結果前面7個有裂痕的陶器被領走,剩下的3個沒有裂痕,受獎者反而不滿意。有裂痕的陶品原本是瑕疵品,沒有商品價值,經過林先生的巧思轉換,大家反而要的是有裂痕的陶器,陶器上的裂痕已成為一種「心靈產品」。

三. 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

  台灣農業正處於「不足中的過剩」之窘境中,農家每戶平均只有1公頃耕地,卻有22萬公頃稻田休耕,幾乎占可供種稻總面積51萬公頃的一半,也造成農民與代耕業失業現象;在都市邊緣很多農地違規使用,形成土地低度利用;糧食自給率只有73.5%,但卻常發生農產品生產過剩。

  未來台灣的農業也面臨下列不可逆的大趨勢,WTO新回合談判(杜哈回合)已從2001年展開,將來市場會更為開放;兩岸農業經貿的競合;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正式生效,台灣已經超排二氧化碳,節能減碳是當前政府的大戰略;回顧民國60年代曾發生糧食危機,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再加上美國及巴西等國相繼利用玉米及甘蔗發展生質能源,以致高能源價格世代來臨,緊繃世界糧食供需,刺激糧食價格上升,糧食安全確保是政府的責任;國內外對農產品衛生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台灣農業政策的演替,從民國60年代的「三農」(農業、農民、農村),民國80年代的「三生」(生產、生活、生態),民國97年以後推動「全民農業」,除了涵蓋原來的「三農」、「三生」,更擴大到消費者及全球的關照層面。

  未來農委會要以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為施政基本方針,將發揮農業多元功能,兼顧經濟發展、人文建設及自然保育,配合節能減碳策略,維護本土農業永續發展。未來三農的施政願景,期望提高農家所得突破百萬元、打造富麗新農村及建設無毒農業島,讓農民生活安定、生活品質提升,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並兼顧生態保育。

  全民農業的五大涵蓋面,以6大施政主軸為核心,推動各項農業施政,並擴展到對農民、對消費者、對環境、對子孫,以及對全世界的五大關照層面。對農民將期許能追求利潤、效率的現代化經營,並保障其福利;對消費者將供應新鮮、品質穩定、安全的農產品,以維護飲食健康;對環境則重視景觀、節能,以確保能永續經營,期待為子孫留下一片淨土;並將透過市場開發與科技研發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而身為地球村的一員,也要落實節能減碳,擔負維護資源、促進環境和諧及發展高綠能產業的責任。

全民農業六大主軸如下:
(一)建立責任農業,為永續發展盡心力
(二)發展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之優勢農業
(三)增進農民福利,鼓勵老農退休
(四)推動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建設富麗新農村
(五)拓展農產外銷,加強兩岸農業貿易與合作
(六)強化農業行政,健全農民組織

四. 台灣農業的發展方向

  在全球面臨氣候異常變化、高能源價格時代,糧食安全及環境保育為世界共同關切之課題,農業在糧食安全、社稷安定及環境保護等議題上,依然顯示為關鍵且重要的產業。台灣農業持續追求動態的平衡,以適應環境的調整,農業的發展方向如下:

(一)提供健康安全農產品

  提供健康安全農產品,以維護消費者的健康,是生產者的天職。96年底,政府停止使用CAS吉園圃標章。未來除加強農藥管理、殘留檢測外,4年內,首先將輔導稻米、蔬果、魚及畜產品符合用藥安全的CAS、吉園圃;設置有機農業專業區,擴增有機農業產量;選擇適當產品推動產銷履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50年邁向無毒農業島。

  要達成無毒農業島的目標,50年的時間並不長,台灣推動有機農業將近20年,有機農產品產量占總產量仍不到百分之1。要達到無毒農業的願景,必須動員人力及預算資源,首先,立即加速輔導健康安全蔬果,確保農產品的衛生安全;其次,積極推動無毒有機農業,從這兩方向進行,落實維護消費者食用健康。

(二)確保糧食安全

  目前世界糧食供需緊繃,低所得國家甚至買不到足夠的糧食,引發當地社會動盪。為因應此情勢,我國將增加稻米庫存,已宣布98年稻米安全庫存從30萬公噸增至40萬公噸。這消息發布後,雖然今(97)年1期作稻米豐收,市場稻米價格反而上漲,增加稻農收益;同時活化休耕稻田,鼓勵農民種植玉米、牧草及造林,並停止獎勵生質能源作物,避免與糧食爭地。

(三)推動第3階段農地改革,建設富麗新農村

  建立老農退休制度,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有2個政策目的,首先,目前農民年齡老化,但老農卻不能退休,有必要建立老農退休制度;再者,鼓勵老農將農地出租給年輕人、專業農民從事農業,企業化經營,以擴大農場經營規模,提升競爭力。「小地主大佃農」計畫將以「一次付租,分年償還」的方式,由農會一次付清約定年限之租金給地主,承租農民則每年分期付租金給農會,由政府補貼利息費用。

  另外,農地在分級、分區管理,及變更回饋機制下,大量釋出不適用的農地,活化農地利用,並避免都市邊緣農地鐵皮屋林立問題。對優良農業區,以區塊規劃農地專業生產,建立以農會為核心的農地經營信託及仲介中心。

  目前農村地區因人口外流、基本設施不足、發展緩慢等問題,致農村生活及文化特色逐漸喪失,許多農村社區房舍傾倒、土地利用窳陋、雜草蔓生。農委會已研訂「農村再生條例」經行政院審查完竣送立法院審議中。未來將推展農漁村再生計畫,以照顧4,000個鄉村地區的農漁村社區。將以強化地方由下而上的共同參與制度,維護環境、農村文化及生態資源,並提出獎勵自發性之共有土地自辦規劃或整建,改進農村社區土地使用彈性管制及推動整合型農地整備等方式,以活化農村土地利用,鼓勵訂定社區公約,營造農村優美環境。農委會在「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中提出以整合型農地整備,將農舍與農村社區所需公共設施需求,整體納入發展規劃,此外,鼓勵將棄用晒穀場等水泥地翻除來種植花草等環境綠美化。我個人曾在阿里山茶山村教兒童寫新詩,當時看到在李村長率領下,村民將自家的水泥庭院打掉,種花種草地進行環境綠美化,整個村子呈現的美感,讓人深受感動。

(四)造林救台灣、蔭子孫

  除了繼續加強林班地保育及造林外,8年內增加平地造林6萬公頃,推動綠色直接補貼,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每年約可吸收二氧化碳220萬公噸,減少1%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CO2排放量排第14位),蓄水1億2,0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1/3個翡翠水庫或1/5的曾文水庫。並設置3個1千公頃的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發展平地生態旅遊,其中一個將辦理國際標,期提升具國際級水準。

(五)發展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之優勢農業

  台灣農業科技發展位居世界排名第12位,有許多進步的農業科技,例如蝴蝶蘭外銷每年達2,000萬美元以上,利用海運外銷技術,成本可下降75%至85%;高紫杉醇紅豆杉有20億美元的市場;抗病毒石斑魚苗,繁殖率從1%提升為5至20%。進步的生物科技將協助推動農業轉型,例如治血友病羊乳、抗腸病毒雞蛋等,2008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的大會之星更由生產抗病毒蛋白的蠶寶寶獲選。

  台灣農業將發揮農業科技優勢及經濟地理條件,以創設科技園區的精神來發展高附加價值的優勢農業。提供國有土地設立園區,指定專責農業科技研究單位,提升研發能力,建設「世界級花卉島」,於中南部設置花卉專業區,促進傳統花卉生產區之升級發展;建立「世界亞熱帶水果中心」、「亞太種畜種苗中心」。觀賞魚目前以新加坡之發展及市占率名列第一,我國有觀賞魚產業發展的氣候與地理條件,又有水產種苗繁殖技術純熟等優勢,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正在規劃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暨物流中心,以發展高附加價值的觀賞魚類及水產種苗成為新的外銷主力產業。

(六)拓展農產外銷,加強兩岸農業貿易與合作

  建立外銷供果園與優良出口廠商認證,以質優、量穩、品牌之特色建立台灣農產品形象。同時,協助農民打開國際通路,建立長期行銷網路之布局,以取代短線搶市場之外銷行為。並與國際企業或與跨國公司策略聯盟,開拓國際市場。

  加入WTO後兩岸農產品貿易,適當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台灣對大陸以正面表列准許1,417項產品可進口,大蒜、花生、紅豆、乾香菇、稻米等830項仍管制進口,以穩定我國農產品價格。大陸對台灣,係以審批文及SPS(衛生、檢疫)條件,管制台灣產品進口。

  維持兩岸模糊關係對台灣農民有利,目前各依產業及市場所需,准許對方產品進口,不互相到WTO控訴。如果在WTO架構,要符合「最惠國待遇」,不能管制大陸產品,台灣必須開放大蒜、紅豆、落花生、茶葉、稻米等,農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兩岸應在維持互惠和平發展下推動農業交流,建立兩岸農業智財權與商標協商機制;迅速開啟兩岸漁業協商,解決漁事糾紛及大陸漁工問題;並加強出口水果、豬肉等農產品到大陸。

五. 結語

  農業發展需要長期建設、觀念改變、並在符合世界潮流發展下,適應環境變遷、尋求平衡發展,以延續及創新思維,確立核心競爭力,以重點突破的觀點,規劃及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及目標,賡續推動農業施政措施,打造台灣農業成為全民參與、全民分享的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不只照顧生產者,更要關心消費者、未來子孫及全世界的生態環境,期望能打造一個紮根現在、關懷未來、布局全球的現代化農業,引領台灣農業邁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