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浪費、惜福且知足

家管 吳麗綢

  看了新聞報導,一年一度的美食展,今年特別安排低碳飲食蔬活展,宣導不浪費食物兼顧健康和環保。

  評審之一講評時說,他特別去看了大家共用的廚餘桶,結果發現,有很多食材只用了1/5或1/4,剩下的都丟在廚餘桶裡,丟掉的量之大,看了真的讓人覺得很心痛。

  我覺得,一位好的廚師,除了手藝要好、觀念好,職業道德是否更要好呢?想想在我們世界、社會、生活周遭中,有很多人每天為了生活三餐而打拼,甚至沒有食物可以吃,不是嗎?

  記得我的兒子上幼稚園時,當時有位項老師,她每天都把中餐剩餘的飯菜打包好,就這樣每天輪流,讓幾位同學,把這些剩餘的食物帶回家。我非常認同這位老師的做法──「惜物不浪費」。

  女兒上國中後,有天回來就說:「媽媽,學校的午餐,在餐後,有時剩的飯菜還滿多的,而最後都倒入廚餘桶中,我覺得很浪費,我們可以把它帶回來嗎?」後來我們討論後,決定效法項老師,讓女兒帶一些乾淨的袋子去學校,與老師知會一聲,在每天的餐後,她就把剩餘的飯菜打包好,詢問同學,是否有人有意願帶回;結果很意外的,竟然有很多同學願意帶回家,到最後還要輪流排隊;女兒覺得很開心,她「食物不浪費」的提議,可以獲得同學的認同,進而影響了一些平時不太珍惜食物的同學。到現在,她將升上高三了,還是一直持續著這個行動。

  看了堂妹淑美的文章後,也感同身受,不知是我們跟不上時代還是... ...,總覺得現代的年輕人認為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感到莫大的無力感!?想想或許我們不能改變社會大環境什麼,但我想從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做起,我們的言行舉止都可以深深的影響到小孩們的。例如:我們假日都會回鄉下外公家,準備回家時,就會帶著大包小包的蔬菜、水果回家。有些菜小孩不喜歡,就挑食不吃,但我就跟他們說,那是外公和舅舅們辛苦的從種子發芽,然後每天勤奮的澆灌到開花結果,這些可都是滿滿的愛心蔬果,你們怎麼可以不喜歡呢?久而久之,他們也就不再挑食,而漸漸懂得了感恩與惜福。

  我想小孩是最純真善良的,就好像一張白紙,只要大人們給予孩子們正面的訊息,教導他們懂得感恩、惜福;我想當他們出了社會,也不至於成為問題少年,甚至還有正向力量影響周遭的人、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