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 拯救地球 从我做起

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工作处处长 范喜全

  很多時候,人們對於自然界的異常氣候和災害天氣,總是恐懼和抱怨,總擔心有一天自然界的災難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自然災害和氣候的變化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冰雪災害、暴風雷電災害、洪澇災害、接連不斷的地震災害、旱災都時時在威脅著人類和地球。

  在很多人抱怨天氣、訴說災情的時候,總認為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顯得渺小而無能為力,其實災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在一次次的災難當中不斷總結經驗,應對災難的能力就會不斷得到提高,只要我們人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就會改善我們生存的環境,就會拯救人類生存的地球。

  "地球一小時"、"低碳生活"、"拒絕白色污染"、"向一次性筷子說'不'"、"為城市少開一天車"等一些新的名詞不斷走進我們的生活,其實這正是我們每個人自身所力所能及的。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使保護環境的觀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我們該怎樣做?我們不妨從生活細微處著手。

  "地球一小時"呼喚的絕不是我們一時的興趣和衝動,在我的生活圈子中,節約用電是全家人的共識,不到天黑非用電不可的地步絕不開燈,使用的全是5-20W節能燈,並且平均每天開燈時間絕不超過3個小時,電視機也是沒有重大節目不開啟,偶爾開啟也是為了"防潮",這樣下來,在我們家庭一個月電費僅有10元左右。節約用水更是這樣,我身處農村,用水條件便利,而且不用出水費,即便如此,我家還是以節約用水為主,早上洗漱髒水向來是收集後用來,洗衣水可以用來拖地,拖完地還是用來澆灌花草樹木,在我的家庭中誰也沒有想要刻意這麼做,都覺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連4歲的女兒都養成了良好的用電和用水習慣。

  "低碳生活"這個名詞進入我的大腦辭彙是最近的事,但這種生活模式我卻早已開始了。全球氣候的變暖與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密切相關,"低碳生活"就是要用我們的行動節約能源、減少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家住農村,距離上班的市區將近10公里,我參加工作10餘年都是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家裏的摩托車很少用,這樣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節省了燃油的開支,更重要的是我為"低碳生活"和環境保護做出了微薄的貢獻,我也經常號召身邊的人,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我們為什麼不做呢?至於"白色污染"更是與我無緣。我家常年配備一個購物籃子,幾乎沒有使用過一次性的塑膠袋子,母親還時常在街上撿些花花綠綠的塑膠袋子洗乾淨擰成繩子用來晾曬衣物或者做成女兒喜歡的跳繩,這也算為環保事業做出了點滴的貢獻吧。

  提到"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好像距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生活的點滴做起,養成持之以恆的、良好的環保生活習慣並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