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家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組長 張文嬿

  擁有自己的家是小玉爸爸年少戰亂離家四十餘年不敢多想的奢望,沒想到老天爺真的賞給他一位賢淑文靜的好妻子,又在他年近半百的時候賜下女兒,這不敢奢望的夢想竟然在他的人生下半場歡喜上演。

  只是女兒,這個多出來的幸福,卻也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點──第二十一對染色體多了肉眼看不到的那一小塊!

醫生確定盼了大半輩子的女兒是一位唐氏症患者,俗稱「唐寶寶」!

  小玉爸爸不改軍人本色,堅毅的實踐了他的決定──用盡自己所有的力氣照顧疼愛長女小玉!小玉爸爸總認為自己沒上過幾天學堂,說什麼也得讓他的女兒上學,就這樣小玉一路念到國中啟智班畢業,都是這個老爸用心調教,培養小玉看得懂國字愛讀書的能力。

  民國八十幾年小玉國中畢業以後爸爸中風病倒,而小玉就留在家裏成天跟著老爸,老人家還是覺得小孩子得上學,學讀書、學識字和學做人,活到老學到老,於是老爸就成了小玉的「私墊夫子」。

  小玉學得慢忘得快,沒關係!老父就這樣拿著國語課本每天一點一滴的教著小玉,這一教也整整教了十年,一直到老爸撒手離世為止。

  為了繼續維持這個家,小玉媽媽白天必須離家到附近電子工廠上班,賺錢養小玉和正在唸書的弟弟妹妹,小玉媽媽輾轉打聽才把白天沒人照顧的小玉,送到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設在台北縣的一間日間成人托育機構「上學」,每天下午四點再匆匆忙忙的離開電子廠接小玉放學,認識小玉的人都很敬佩媽媽的辛苦和努力。

  待在家裏十年的小玉早就忘記了上學的規矩,常常課上到一半,她心裏一想到就跑到中心旁邊的運動場散步盪鞦韆,老師花了半年的時間才教會小玉跟著功課表按步就班的作息,當然「心想事成」離校漫遊的事件就逐漸的消聲匿跡。

  小玉在中心裏的進步有目共睹,她依舊每天快快樂樂的「上班、下班」。八月初中心裏吹起了「父親節」的準備氣氛,在失去父親的小玉身上一點也看不出思念父親的落寞;多事的老師們猶豫著單親的小玉在父親節時是否需要特別的輔導?

這一天志工突然冒然的問小玉:「父親節到了,妳會想爸爸嗎?」
聽到這個問題,小玉霎時低頭不語。
這真是一個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敏感問題,暗自著急害怕小玉會落淚的老師們也只能靜觀其變,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安慰這顆失怙的少女心。
正在忐忑不安之際,小玉突然抬起頭來,朗朗的回答:

「父親節不會想爸爸啊!」
不解的志工接著問:「為什麼?」
小玉笑開了理所當然的說:
「爸爸住在相框裏,每天都看得到,為什麼要想?!」

  原來,在小玉的心中爸爸雖然離開了自己胼手胝足辛苦建立的家,但並不是消失不見,而是搬家搬到相框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