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化談人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東台北分行/高級辦事員 陳立堂

  從90年代以來,柏林圍牆的倒塌象徵著冷戰時期結束的同時,全球化的觀念就開始在萌生。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等不斷的交流與相互依存之下,使得全球的聯繫更是不斷的擴張,而使得全球化一詞更加的盛行。從許多層面當中,都可以發現全球化的現象。諸如從電視的衛星傳送、電腦的網際網路、美國的速食文化、超級大國以自己的國內法為標準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人權普遍性標準的爭論、全球的生態平衡、環境污染、糧食危機、資源短缺、武器禁運、世界範圍的移民潮、打擊販毒領域的國際合作、國家間經濟基於比較優勢的相互依賴等等。都充份的顯示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已經成為一股主流,表示其已不是神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實際上已蔚為風潮,而全球問題巖然已成為全球化的現身說法。

  從民國78年起,由於政府全面解除利率與匯率的管制之下,大幅放寬金融機構的設立條件與資格,另外亦大力的推動公營銀行民營化,使得台灣金融業正式邁入自由競爭市場。往後的十餘年當中,許多新興銀行的設立,以及信用合作社亦紛紛改制為商業銀行之下,使得國內銀行家數膨脹太快,也衍生出許多風險問題。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全球化與國際化時代的來臨,以及外在經濟環境的變化,為了因應整體環境的競爭以及政府的金改政策之下,許多經營體制欠佳的基層金融機構都已紛紛走向整合或合併,以增強其體質。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規模經濟和範疇經濟已成為企業和產業重新塑造競爭條件的重要考量,經由合併和收購或是策略聯盟,產業結構重整和各種同業、異業合併所形成的大型企業,也逐漸主導各國的經濟,台灣的金融業正是這種現象的產生。

  早期的銀行業,是人人稱羨的金飯碗,到了現在,這些曾經是抱著金飯碗的人,也都可以在從許多的報章雜誌上看到他們遊行抗議,宣示政府不公,圖利財團惡意併購,或是銀行自行內部掏空等負面新聞。另一方面,除了本土的金控集團競爭之下,還有來自雄厚資金的外商銀行更是虎視眈眈的圖利台灣這塊版圖,在不斷的合併之下,很多銀行的名稱已經讓消費者常常混淆,更是影響到社會大眾本身的權益。許多金控集團藉由購併小型銀行以擴充其事業版圖,以及政府賤賣其持有的官股予民營銀行的同時,看似金改成功的背後,有更重要的權利是往往被他們遺忘的-員工的生存權。

  公司有照顧員工的責任,而員工有提供勞務的義務,在勞資雙方的相互配合之下,才能創造出公司利潤極大化的目標。而當公司因為合併而消滅時,這些員工大部份只有二條路可做選擇,一是結算年資,領完退休金與資遣費離開,二是繼續留在存續公司保有其工作權。但不論是前者或後者,一樣都會產生不同的後續問題,像前者在領完一筆錢走人之後,能每個人都有辦法成功獲得更好的工作嗎?而後者在新的公司上班之後,又是否能適得其所呢?其實是不全然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以知道經濟社會中的資源,相對人類的欲望是出現著相對稀少性,也就是資源有限,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一個欲望滿足了,而另一種欲望又會產生,在資源無限的前提之下,經濟社會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存在。然而實際上,這些問題是很難去被解決的。舉例來說,甲銀行在合併了乙銀行之後,乙銀行的員工人數勢必會有所變動,從高階主管到基層員工皆是。舉凡薪資結構、年資、職等、退休金等等,都是這些遭受合併銀行員工們最正視的生存權。有些人可能一出社會就踏進這間公司,花了一輩子的心血在投入,而在大環境的改變之下,本是安生立命的工作環境,卻變成一個被吸光資產的空殼。在合併銀行的成本考量,以及制度與文化差異之下,留用的比例必定有所限制,才會產生出許多勞資糾紛。

  綜合上述,吾人認為在現有的市場機能之下,銀行的合併風潮已不可避免,雖然透過合併能夠提升其經營績效,強化銀行之資產體質,以及抑止授信放款品質的惡化,但在追求銀行永續經營的前提之下,更要能做到改善勞動條件、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等要點,重視合併後的人員調配、制度與工作文化等整合是否得宜,並真正做到尊重員工,才能真正的保障員工的生存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