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與責任的天平

SOHO 旻靈
   第一次基測剛落幕,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對孩子成績不盡滿意的父母,開始煩惱孩子有沒有地方可以準備二衝,怎樣才能在一個月內把成績衝上來,萬一第二次還是考不好怎麼辦?….幾天內白頭髮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那些覺得孩子成績在理想學校的錄取門檻邊緣的父母,更是為了孩子還要不要二衝?孩子的落點在哪兒?申請哪個學校比較有機會?…等等問題睡不成眠,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孩子的未來斷送了,這種種的過程中,最主要的主角-我們的孩子在做什麼呢?他在等父母的決定。

  我們常說,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可是主人翁往往沒有權利為自己的未來做什麼決定,因為做父母的總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孩子做最好的選擇,孩子的失敗是大人的責任,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最好的學習環境,最好的資源;而當父母真的給了孩子所有最好的,孩子還是表現的不如理想時,為人父母者便開始埋怨了,「我為你花了多少錢,給你補習,給你買各種版本的參考書,給你….你還是考這種分數」,於是孩子心中也有了埋怨,因為老師、父母眼中都只有分數,PR90以下就不是個乖小孩,沒有權利笑,沒有權利看漫畫,沒有權利想任何唸書以外的事情。

  記得大兒子考完基測後,略帶不安的問我:「媽媽,你是不是不希望我考第二次?」我說:「兒子,別把責任推到我身上,是你一直說不要再考第二次,嫌太累了。不管你選擇考或不考第二次基測,媽媽都會支持你,因為這是你的決定,你必須選擇一所你要的學校,再決定你需不需要為它再拚一次,未來的高中三年,上學的是你,不是我。」直到他選定了學校,他還是不確定的問我:「無論我做什麼決定,你都會支持我對不對?」,我笑一笑對他點頭,他安心的笑了。

  這讓我想起,兩年前小兒子剛被鑑定出是數學資優生時,我問才要升小三的他,你想要轉學去上那些有趣的課嗎?因為在試上的那一個月裡他還玩的滿開心,他跟我搖頭說不想轉學,我尊重他的決定。當時班上導師極力鼓吹我應該為他做轉學的決定,經過一番掙扎,我還是選擇尊重他並順其自然。這兩年來他學了圍棋,拿到初段的棋力證明,至今仍樂在其中,還學了直排輪,更迷上棒球,常常看美國職棒轉播、上網查球隊及選手資料並勤做筆記,雖然我都看不懂那密密麻麻的數字代表什麼,但他是這麼認真在對待這件事,我也就順他意幫他報名暑假棒球營,讓他好好親身體驗一下棒球的魅力。我想當初如果他真的轉了學,面對資優班繁重的課業與戶外教學,或許就沒那麼多時間享受這些興趣了。

  人的一生隨時都在做選擇,既然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我們是不是應該在為其分析各個選擇所可能面對的問題後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也許他的人生路會多走一些彎路,也許他面對的挫折會更多,但這些經歷都將成為未來的養份,讓他能走的更穩定更長遠,大人又何妨讓孩子在享受獨立個體的權利時,自然而然負起隨之而來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