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賣場VS.台灣精品店

建築師 倪伯群
   統獨的結論,對兩岸來說,都未必有其邏輯上或客觀形式上的必然性,兩岸互動關係應該從市場供需角度來檢視。統一超商之所以能保持利潤,是因為他貨架上的商品可以接受市場消費大眾的不斷考驗,賣不掉的東西馬上會被拿下來,但是有誰曾經替統獨論做過客觀市場調查?

  兩岸三地無論提倡統或獨的人,是否真的對自己的立場深信不疑?說不定這都只是招兵買馬,鞏固個人權利的一種階段性行銷手段?與事實狀況之本質無關。如果從市場供需的角度來看兩岸互動關係,這其實是「中國大賣場」與「台灣精品店」的市場競爭,這兩家店從人力、原料、資本、廣告行銷,各種角度無處不在激烈競爭。一個勉強維繫的大國,如果無法有效處理中央與地方財稅問題,也會潰散,一旦急統,缺少安內攘外鞏固領導中心的說詞,只好面對四分五裂的現實。相反的,一個勉強獨立的小國也可能被龐大的軍備經費拖垮,一旦急獨,就要面臨消耗元氣的命運。 如果把家族視為是企業經營的單位,一個不能尊重成年子女自由擇偶權力的專制家長,也無法得到多子多孫回家團聚的認同感,那麼這個家族只會冤家路窄,越走越衰,日本當初強力控制通訊手機之研發模式,不與歐美流通,現在幾乎失去世界手機市場,曾經成功的家長若不識時勢,也會失敗,統獨問題亦然。 中國人向來深信物極必反,風水輪流轉的中庸之道,有人去逛百貨超商,就會有人愛逛精品專賣店,也許這兩者之間永遠會有互相依存的微妙關係,想要永續經營,不想自我毀滅的企業或國族,無論大小,能一意孤行嗎? 比較可行的遊戲規則只有一條;若要大者恆大,必須小者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