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自然為師是人們的生存之鑰

Following the wisdom of nature is the key for people surviving in the world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陳怡靜

摘要

   快速變化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特徵。在種種讓人樂觀昂揚的變化之中,有一種漸進及不尋常的變化讓世人每天都感受得到,那就是「全球氣候變遷」。根據環境調查數據,全球氣候變遷透過水文循環:降雨與氣溫的改變,正對人類環境與地球生態系統帶來嚴重衝擊。在台灣,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在一日內竟降下相當於全年2800公釐雨量,大大地撼動了整個台灣島上的人們,威脅人們生活的基本要素-水,食品生產,健康和可使用的土地和環境。因此今日世界公民所面對的已不是如何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層次,而是如何讓人們及後代子孫繼續生存在地球上的關鍵時刻。

   「聯合國千禧年發表目標(MDGs)」八項目標之一,確保環境永續發展。即希望透過全世界各國的團結努力,確保人們永續環境的機會和安全。因為人們是地球生態圈中影響力最大的族群,人們生存與地球所有生命息息相關。如何善用大自然的智慧為萬物的生存找到平衡之道,是所有研究人員刻正努力的目標。筆者參與淡水湖庫水資源研究,觀察水質變化的主角:藍綠細菌為了生存,竟順應自然發展出體內氣囊的演化智慧。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從前人的經驗和環境因果中學習到人與自然共生之道,以大自然為師,以愛與和平的心,不貪求與浪費資源,彼此互相尊重,正是世界公民致力環境永續發展目標與方向。

壹、 藍綠細菌的生存智慧

   全球水資源短缺及水質優養化是今日各國資源分配及使用的重要議題。當我們運用環境科技嘗試解決上述問題時,我們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生物。它的名字是:藍綠細菌(Cyanobacteria)。藍綠細菌是已知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生命,46億年來透過它在水中行光合作用製造大量氧氣,創造了適合生物居住的環境,也繁衍了今日生物多樣化的地球(Paerl and Huisman, 2009)。在這段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藍綠細菌順應自然發展出體內的氣囊(gas vesicle),透過它可以改變細胞壓力,使它可以在水中上浮下沉,自主移動,取得充分的光線及營養資源生長。這種浮力調控機制的優勢,使藍綠藻有別於其它藻類,成為水生態系統中的優勢生長藻種。也是整個水生態系中最主要的生產者。然而,隨著人們在水源集水區開發,農業與社經活動,過多營養鹽隨著降雨和地表水進入水體,使藻類大量生長,遂使水體面臨水質優養及惡化。尤其是藍綠藻種中的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它常在夏季水體的表面大量生長形成藻華(blooms),其產生臭味與藻毒素(toxins)會影響大眾民生用水健康,也增加後續自來水廠處理技術的困擾。

   目前全世界重要的大型淡水湖泊及蘊涵豐富資源的水域均發生微囊藻水質優養化問題。這些地區包括非洲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北美洲的伊利湖與密西根湖(Lakes Erie and Michigan),北歐波羅的海(the Baltic Sea),中國大陸長江中、下游的巢湖、太湖、洞庭湖等五大淡水湖泊及西湖 ,日本琵琶湖(Lake Biwa),及台灣重要的水庫澄清湖、鳳山、蘭潭、明德、寶山及鯉魚潭水庫等 (水質年報,2008)。如何預測及掌握藍綠藻這種特殊而巧妙的浮力調控能力,減少藻類生長,是控制水質的關鍵技術。但是我們也瞭解到,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氣溫及降水的不正常變化使得全球水域水體的穩定結構也正在改變,並將促發更多藻華發生機會(Paerl and Huisman, 2009),屆時水資源缺乏所影響是全球數十億人口用水的權利與安全性。
人們有生存權,但人與自然應如何共生?當我們從顯微鏡中注視這種特別的藍綠原生細菌,觀察它細緻的身形,尤其是體內的氣囊(gas vesicle)構造。我們要學習及敬佩藍綠細菌為了生存,順應自然而發展出的演化智慧,更應明白一件事實:今日水質惡化,藻類本身並沒有錯,因為它可是早人類數十億年之久的老祖先。而且水生態系統原本就存在一個平衡的生態結構,清楚的食物鍊關係,彼此相生相剋。當人們不斷的想發展殺藻技術來控制水質,倒不如換個角度想想為何這個生態系統會失衡?感謝藍綠細菌,它讓我們瞭解生命存在的價值,透過它無窮的生命力,我反省自己在研究態度上的偏差,及時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更深入地想關注那存在環境污染背後的因果與環境倫理核心。

貳、 人們的貪求造成環境破壞

   比對今昔水源與集水區土地利用樣貌,最大的變因乃是集水區人為活動增加,不當集水區開發及人們為求發展,消耗過多資源造成。因為開發使得水庫的外來營養鹽負荷量增加,促使藻華發生,衍生水資源利用問題。

   為了種植經濟作物或遊憩目的,人們不斷前進到森林山區進行土地利用開發。經過這幾十年,山區土地超限利用已造成山坡土石鬆軟,加上台灣處於地質破碎帶,這幾年台灣降雨時常引發山區土石流,無情地帶走居民生命及財產,更將大量泥砂帶進水庫,造成淤積。台灣2009年莫拉克風災,使南部曾文及南化水庫內部的泥砂嚴重淤積,無法有足夠容量蓄水。所以台灣政府為解決南部用水問題,又將另闢水源。如此開發、操作不當、再開發水庫的循環,真的符合永續經營嗎?筆者曾參與北部水庫經歷一場颱風之後,水庫湧進大量泥砂研究。由於重力的關係,入庫泥砂下沉形成了濁度流(turbidity currents),而在水庫的中層停留(Chen et al., 2006)。水庫表面看來清澈未受影響,沒想到中間層一放水,滿滿的泥漿從放水口湧出,水質混濁十分驚人!原來,人們對大地無情的破壞已十分嚴重,不只應改變做法,也應改變想法,否則不僅環境與生物權被破壞,人們的生存權也將失去。觀看充滿泥砂的渾水,讓我反省,人心未嘗不是如此,當心中雜質生出,就會造成心靈的污染。透過人心反射到環境中,貪求的行為使環境被破壞,竟是如此可怕!

參、 人與自然的共生之道

   每次到水庫保護區採集水樣、監測水質,面對大自然美景,心底都會湧起幾分敬畏與感動。這份大自然的資產不只是屬於人們的,在水庫生態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生物,有水下的魚、蝦及浮游藻類,有濕地旁棲息的鳥類與蟲獸。駐足觀察這個生態系,我想起 太極門掌門人,我的師父 洪道子博士曾在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主辦,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協辦的「世界公民人權宣言(Declaration of Humnan Rights for World Citizens」提到:「萬物循天理 天地人本一」這句話。在地球這個生命共同體中,人與大自然都是來自同一個源頭,依循著相同的生命道理。所以人與自然和平共存的關鍵也在於「愛」。2005年洪博士曾和現任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對談中提到:「沒有愛就沒有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這些話語打動我,也提升了我在尋求人與自然共生心的能量與智慧。

   是的!珍惜自然,發自內心愛這個地球,人跟自然的和平才可能到達。所以想要永續的環境,就要從師法自然、愛與和平的心做起,保持乾淨與平衡的心,就能不貪求與浪費資源,就能彼此互相尊重。在這個改變命運的關鍵時刻,取決於每個人的一念之善。如果我們每個人心裏都願意先愛自己,同時去愛別人及別人的國家,去除私心,這份善的能量彙集,必將成為轉動世界的鑰匙,讓地球得以喘息,環境的失衡逐漸調整回來。

肆、 具體行動方案

   確保環境永續發展,需要全世界各國的團結努力,透過尊重自然,落實法制,回歸人心的根本,就是正確之路。目前環境資訊顯示,全球氣候變遷已使氣溫與降水變化更極端,未來令人擔心的是由於缺水所引發水源戰爭,將可能造成國與國之間的仇恨與人間悲劇。因此防止氣候災難發生,國際合作、節約能源、科技發展是行動成功的關鍵。以下是筆者從世界公民角度提出,可致力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的行動方案:

1. 中國太極陰陽平衡哲理,自然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世界公民應基於世界一家,將愛心擴及其他國家人民,促成全球氣候會議協議圓滿實施,減緩全球變遷速度。

2. 儘速透過聯合國公民大會成立,將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納入議程,使開發中國家或非聯合國締約國人民享有民主平等發言權。

3. 透過NGO夥伴合作關係,一起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監督參與氣候會議國家善盡環境責任。

4. 環境資訊庫的公共分享及透明化,協助非聯合國締約國參與聯合國環境資訊部門會議討論權利,取得全球環境資訊,讓全球公民享有知的權利,及時躲避災難,謀求解決技術。

5. 儘速發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能源之清淨科技,落實碳稅制度,減緩環保與經濟衝突壓力。

6. 心是生命的主宰,每天生活在緊張、恐懼、生氣等負面的情緒中不僅產生體內毒素影響身體健康,更間接造成物質消耗及環境污染。每個人均應從心靈環保出發,以真心愛、關懷與尊重落實生活,珍惜資源及萬物生靈。

7. 沒有愛就沒有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國與國應本著同舟共濟、和平相處,不分種族與國界,透過國際合作執行環保協議承諾。以環境智識為後代子孫及地球的永續發展努力。

伍、 參考文獻

1. Paer, H.W., Huisman, J. (2009) Climate change: a catalyst for global expansion of harmful cyanobacterial bloom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 1(1): 27–37.
2. Chen, Y.J., Wu, S.C., Lee, B.S., Hung, C.C. (2006) Behavior of storm-induced suspension interflow in subtropical Feitsui Reservoir, Taiwan. Limnol. Oceanogr. 51(2):1125-1133.
3. 環境水質監測年報(200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http://wqshow.ep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