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中毒事件的省思

新竹市衛生局 技士 張杏熙
  今年四月間,桃園縣一對母女因肉毒桿菌中毒,後來又發生苗栗婆媳,疑似吃了豆乾與醃製的蚵,造成肉毒桿菌中毒,造成1死3住院。自從爆發中毒事件後,大溪老街豆乾店業績,一落千丈生意清淡,業績下跌,只有少數幾家店,可以看得到客人光顧。事隔多日買氣還是沒有明顯回升。業者生意嚴重受到影響,整天不知道要做什麼,大多數國人對大溪豆干的品質仍然心生質疑,到大溪都不買豆干,連鎖反應下,影響店家生計之問題逐漸發生。

  除了大溪豆干受到影響外,可憐的蚵農雖一如往昔彎著腰辛苦的剝蚵仔,但是大家現在是聞蚵仔色變,根本沒人敢買,也沒人敢批發去賣,等於在做白工。產地的蚵農叫苦連天,上游的業者也抱怨連連,衛生單位的檢驗報告還沒有出來,甚至這對婆媳有沒有吃醃漬的蚵仔都還是一個大問號,害的現在他們連生意也不用做了。業者、蚵農都無奈,強調對自家產品有信心,但輿論壓力,讓他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賣醃漬蚵仔的流動攤販,已經把所有的醃漬蚵仔全部下架,這段期間生意慘澹,醃蚵早已經下架沒人敢買,現只能賣燒酒螺渡日,記者問他會不會想對衛生單位要求賠償,老闆無奈的說小老百姓無力跟政府對抗,所有的損失只能默默承擔,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戰爭,為什麼受苦的都是無辜的百姓。

  日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中毒事件報告,結果肉毒桿菌毒素與細菌培養都沒有檢出,廠商認為終於還給他們清白,只是這起風波確實讓買氣受到嚴重影響。衛生署宣稱為了全民的健康公佈業者名稱,搞得人心惶惶造成恐慌,現在毒沒驗出,業者實質上或精神上的損失,該找誰賠?衛生署說商品下架、公佈名稱,義正嚴詞都是為了民眾健康,但站在業者的想法希望在未確定肇禍是哪種產品之前,政府是否態度應該保留一點,實在不該未審先判。雙方各持不同立場,難有共識去解決目前各堅持己見的困境,我覺得當務之急,政府應該先把中毒的原因釐清後,再提出可行的辦法重拾民眾信心,為地方產業加把勁,協助大溪豆乾及醃漬蚵仔業者再展商機。

  因應春夏交替季節氣候變化,常易引發病原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所以這段期間為發生食品中毒之高峰期。站在自己是衛生單位工作的立場建議民眾如需在家自製低酸性醃漬食品,其自製食品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的風險極高,食用前一定要再經加熱煮沸。購買真空包裝食品及醃漬食品等,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或有GMP標章的食品,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一般人會以為真空包裝的食品安全性高,對於儲藏方式並未特別留意,許多真空包裝食品都應冷藏販售及保存,購買後要立即冷藏,不要放在室溫下,務必加熱後才食用,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現在天天都有不同「疑似黑心食品」的新聞報導,造成人心惶惶,不曉得還能吃什麼,面對「黑心食品」引發的種種疑雲,如何才能讓民眾吃得更安心,是我每天重要的工作,這些添加在食品中的化學物質,絕大部分是防腐劑、漂白劑、殺菌劑、人工色素及保色劑等,如金針菇、竹笙中的二氧化硫、醃製食品含過量防腐劑、油麵與豆製品以過氧化氫漂白及香腸火腿中的亞硝酸鹽。衛生單位雖有一套管理機制運作,包括賣場產品的標示抽查、抽驗以及生產源頭的管理。賣場產品的標示抽查及抽驗屬於產品上市後的管理,但可能化驗結果合格,仍不知道生產時的衛生條件是否合乎標準;經常等到不合格的檢驗報告出來時,產品卻早已銷售出去。如果缺乏源頭管理,同一製造商今天檢驗合格的產品,明天不一定合格,因為每天生產的環境條件均不同。衛生單位不可能每天把市面上所有食品全部都拿來檢驗,只能按月不同時節抽驗不同種類食品。針對食品的管理,應從生產源頭來管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針對所有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的場所,像是工廠、加工業者、大賣場、餐廳等,都要執行符合衛生要求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共同為維護安全飲食環境把關。除此之外,本人覺得從小紮根很重要,教育下一代道德與良知,不要凡事往錢看,利益擺中間,讓每個人都能本著自己的良心,做出安全的食品。

  若想減少吃到黑心食品的機率,聰明選擇很重要,有幾個簡單原則須特別注意,第一、消費時避免貪便宜、買價格過低的食品,因為食品加工廠會為獲利而以非法原料製成低品質食品。第二、不要買來路不明的食品。第三、是否有完整的包裝與標示。如遇產品已拆封或有破損,不要購買。第四、注意食品的色澤與保存期限。第五、食品開封時,如發現有異味或腐敗的情形,請勿再食用。第六、選購具有政府標章的食品,如:餐盒食品HACCP標章、GMP及優良肉品CAS標章。如能確實遵守以上幾個原則,自然能遠離禍端,讓我們吃得健康,也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