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索氣候變遷下的產業發展政策

自由業 利錦祥

  近幾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的變化趨勢益難以預測,不僅強烈的衝擊著地表山川河流的環境,影響所及,更引發農業、經濟、政治、與社會層面的危機。而台灣的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每單位能源消耗量也位居全球前三名,同時,台灣更是名列世界第十八大缺水國,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20世紀全球平均溫上升0.6℃,台灣陸地平均溫度則上升1.3℃,暖化速度是全球總平均兩倍,增溫趨勢在夏季比冬季明顯。造成如此快且強的暖化原因不僅是主要是台灣都市密集、人口密集,更是受制於高度要求經濟成長率,長期補貼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價值低的產業政策思維上。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指出,如此多變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的生產力與耕作制度所產生的影響相當大,不僅將減緩全球糧食供給能力,並造成糧食價格快速上漲。而反應在「民以食為天」的農業生產上,就是對於水資源的激烈競爭。

  在工業發展過程中,為取得用水極大化,大量興建水庫與攔河壩不僅分割、破壞了生態和自然景觀,也因發電而壟斷水資源的分配。高耗水與耗能的工業除了侵奪農業和民生用水而深化抽取地下水,落入地層下陷的惡性循環之外,所排放的污染源更是與大量使用化肥農業和過度使用抗生素的畜牧業聯手造成地下水的嚴重汙染。例如,集集攔河堰配有工業用水的專用水壩取水口,直接輸送的到高耗能、高耗水的六輕與中科。大肚溪也將在水利署的規畫下,興建大肚攔河堰,供給中科及國光石化用水。

  在用水的惡性循環中,錯誤的產業無疑是最大的推手。因此,面對氣候變遷的極端化現象,首先必須檢討台灣未來長期產業發展型態,揚棄環境資源高度掠奪的高耗能、高耗水的重化工業思維。在尚未創造高度經濟成長之先,卻已大量損耗台灣珍貴的土地與環境資源。

  其次,面對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的台灣,種稻總面積50萬公頃,卻有達到22萬公頃農地休耕。為了發展工業,許多農地等則不管是否優良都在政府強制下變更為工業發展用地。一旦如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預測成真,糧食自給不足,為了權台灣人口的糧食安全,所付出的代價將極為慘痛。因此,政府必須立即強調安全農業的重要。

  最後,必須採取更嚴格的角度來重新擬定國土計劃,不只強調節能減碳,而是能夠透過環境危機,包括防洪、防旱、保育與復育的處理措施,將國土劃分為保育地區、城鄉發展地區及農業發展地區,明確規範環境與發展並重的政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