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環保意識:公部門引領社區共同參與

平鎮市市長 陳萬得
   從人類的發展史來觀察,「工業革命」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不僅,機器取代了人力、資本家掌控了國家權力、海權國家更掀起了一波波的爭搶海外殖民地與資源的風潮。於是乎,「經濟發展」已儼然成為現代化國家的指標。

   在各國追求高經濟發展與成長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土地的過度開發、重金屬的汙染、山林的濫墾濫伐、工業廢氣的排放...等等。多年來,這些對環境破壞的種種現象,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似乎變得渺小而不重要。直到二十世紀末的九○年代,愈加明顯的全球「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地球增溫、海平面上升與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對水資源、農作物、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健康等各層面造成的衝擊,才喚起各國對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而具體表現在聯合國於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以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全球性管制的宣示。更為落實溫室氣體排放管制工作,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具有約束效力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以規範工業國家未來之溫室氣體減量責任。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在2000年競選失利後,致力於環保議題,以一部「不願面對的真相」,用各種方式剖析與呈現地球暖化的危機,引起世人極大的震撼與高度的重視。該片並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而高爾本人更一舉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至此,「環保議題」才獲得除了各國政府以外的普遍認同。而在台灣,第一部紀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正負二度C」,點出全球暖化、氣候劇烈變遷,台灣將會是第一批氣候難民,若海平面上升6公尺,像嘉義東港、屏東林邊等區域都會沉入海底,影片還以無償供播方式推廣,期待喚醒台灣人民與政府對環保的重視。

  今年適逢「地球日」屆滿40周年,環保議題勢必再度成為焦點。公部門對環保政策的研擬與推展,以及對環保教育的種種積極作為,理應肩負,且責無旁貸。

  2002年台灣首次大規模參與世界地球日,起步雖晚,但在2006年的環保績效排名,在全球133個國家當中,排名第24名;在亞州國家排名第3,當時僅次於馬來西亞和日本。即便如此,目前所推動的資源回收、環保稽查工作,仍猶不足。目前一般民眾對於「環保」概念,仍易止於「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的觀念。事實上,資源回收的重點,應以「源頭減量」為本,而非數量增加為效率指標;而「評比」與「稽查罰則」僅是政府非常手段,而非根本的目標。因此,教育民眾審慎界定「垃圾」,以達減量的目標,而非僅空談「回收」問題,方為治本之道。

   世界環保趨勢以「草根參與、促成改變」為基本精神。就是希望透過民眾的參與,進而改變生態環境。所謂「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而如何透過民間力量轉化成具體的環保作為,則是政府教育的責任,落實在社區的環保基礎上。目前,本市各里環保志工人數成立,目前登記有案60小隊,截自99年4月底止,共有2217人加入。除每年辦理基礎與特殊教育訓練,以及下鄉宣導環保基本概念,讓民眾愛惜資源外,確切提升環保意識;在實際行動上,則結合機關、學校及各里環保志工,於每個月第一個週六辦理「環境清潔日」,以及配合「辦理環境清潔週」活動。此外,更將再生傢俱、物品回收再利用,力圖從源頭減量。

   而下一階段的任務,則透過市公所與社區里辦公處的人力整合方式,主動出擊全市髒亂點綠美化,運用「社區營造」的模式,從基層主動積極的落實環境綠美化工作。未來,則透過公共空間的認養機制,以促進團體之間環保作為的良性觀摩與競爭,來共同為清淨家園作貢獻。

   在市公所方面,當然秉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態度來做。諸如小則不用免洗餐具、杯水;節能環保則推廣LED照明設備,節省電費與耗能;透過資訊E化平台傳遞訊息;紙張雙面影印、公文簽核與張貼閱覽無紙化等措施。此外,先進國家的優質環保作為,亦有師法之處,如近期,日本公園等公共設施,均無垃圾筒設置,目的在使每位公民將垃圾攜回放置,其保有公共區域周邊整潔的公民自律意識,值得借鏡。未來,我們將全面研究與參酌各先進國家的環保作為,以為他山之石。

   「如何愛地球」是地球村的居民每個人的責任,今日的環保議題已非單一個案,而是跨區域的影響。作為一個政府,如何結合民間NPO組織和公眾參與對環保的推展,達到「公眾參與」,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公部門如何以政策來改變高耗能的產業結構,並擔負社會責任,正視環保面向,才可以讓民眾看見執政者的魄力,隨之改變。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發表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到「永續發展」的理念,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之需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可見當代的環境保護對於後代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每人多做一點環保,一步一腳印,為子孫留下美好的環境,讓台灣的環保推展與國際接軌,使全世界看到台灣環保作為,號召世界各地更多的人響應環保,有賴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們,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