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復康巴士

台中市政府 社會處 處長處長 張國輝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各媒體報導台中市的慈善團體要捐一輛國產的救護車給消防局,結果消防局要求該團體改捐「進口車」,由於差價達五倍以上,讓該團體的愛心有被潑冷水的感受,市長胡志強在獲悉後,希望該團體改捐為復康巴士。

   由於救護車是與時間賽跑的車輛,消防局有安全上的顧慮,所以建議該慈善團體捐安全性較高的進口車,社會應予體諒才對,而重要性與救護車不相上下的復康巴士,卻是身障同胞與行動不便的老人出門必須的交通工具,卻一直被疏忽了,以目前全國各地除台北縣市各擁有百輛以上的復康巴士外,多數的縣市都僅在十輛之間,更有部份的縣市是以個位數計,由於各地方的復康巴士嚴重不足,很多縣市僅能提供給極重度的殘胞使用,致殘障等級在重度以下者幾乎無緣使用,各地方政府也了解殘胞在復康巴士上的需求,但又受限於採購經費,祇能寄望於民間的捐車。
長久以來,企業、團體或善心人士捐車,幾乎都以救護車做為首選或唯一的選擇,固然救護車很重要,但捐車者似可將復康巴士做為另一個選項,因為各縣市除了殘胞需要復康巴士外,在高齡化的社會,行動不便的老人更仰賴復康巴士才有辦法就醫與出門,但迄至目前各縣市連殘胞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了,更不用談要進一步服務行動不便的老人。

   如果民間捐復康巴士能像捐救護車一樣熱心,筆者深信會有更多的殘胞和行動不便的老人能走出戶外,除就醫外,也享受陽光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