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推動兒童藝術教育的唐吉軻德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組員 蕭淑君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一書中,指出「藝術能夠消滅強權;也只有藝術才能夠如此。」藝術之所以對人們生活極為重要,乃因為藝術可豐富生活、創造生命的更高層次。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也在2009年初的大會上,以「藝術是社會改變的推手」作為年度主題。

  紙風車劇團於2006年底推出「孩子的第一哩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發願走遍台灣319個鄉鎮市,以演戲給鄉下孩子看的志願出發,只接受民間捐款,排除政府補助,從2006年12月24日至2010年5月30日為止,在全台灣已經完成了243個鄉鎮,演出283場,觀眾人數超過60萬人,超過21,189人或團體參與捐助。經歷三年半雖然還有76個鄉鎮未完成,但寄望所有參與者持續努力,共同完成這浩大的工程,他們將有毅力與恆心堅持這圓夢的旅程!

  為了要讓每個孩子即使不能到國家劇院欣賞表演,也能在自己家鄉看到國家級的舞台與演出,紙風車劇團推動319活動開著貨櫃車、遊覽車深入偏鄉,讓偏遠地區的孩童看見國家劇院級藝術的演出,用兒童熟悉的故事和活潑的創意呈現,給孩子想像力的啟發,一種視覺美學的饗宴。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他很遺憾在劇團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是無法讓鄉下孩子看到戲?他以自身成長經驗深知藝術對孩子影響一生的重要性,並說自己投身在兒童戲劇創作多年,想做的也是希望藉由表演,帶給孩子和大人最直接的感動,特別是生長在資源貧乏地區的孩子們。而表演藝術是一種最直接又最具吸引力的創意刺激方式,雖然不能給予孩子即刻的創意能力加持,卻能在孩子心田播下一藝術的種籽,也許有朝一日它會開花結果,也許只是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一個記憶,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給予機會,孩子就能為未來儲存更多的能量。

  李永豐認為,隨著城市的蓬勃發展,台灣的城鄉差距愈來愈大,這樣的結果會讓人不得不憂心很多成長在鄉村部落裡的孩子,會因為環境的因素漸漸喪失接觸藝術的機會。接受報紙專訪時,李永豐甚至感性地說:「不景氣,給孩子的不能少,一個劇團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把藝術送到更多不曾發生表演藝術的地方。」

  「First Mile ,kid's smile~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以其目的是為了下一代孩子的美學教育,要為下一世代最重要的競爭力-創意、美學舖上第一哩路。這麼一個希望讓台灣每個孩子都能看到兒童劇的宏願,竟是以「使用民間的力量、民間的行動,成就未來的孩子,也希望成就未來的台灣。」以這樣的理想和熱誠推動全台319鄉鎮演出計畫,驅動人們的善念,凌駕於政治利益之上,理想之偉大恐怕連政府都不敢打包票達成。

  該演出開場有一個叫做「唐吉軻德」的人物,是一個傳說故事中的逐夢者,紙風車319活動發掘了許多「唐吉軻德」,如那些參與這個活動的所有發起人、贊助者、企業家、地方鄉親、當地老師、網路經營者、小朋友與充滿愛心的捐款個人等,大家拿出潛藏的熱情與愛心,共同為創造一個平等人權的和諧社會而努力。彼時我們在拍手鼓掌的同時,是否也來想想看自己可以為下一代孩子付出些什麼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