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行,要尊重才行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林建文

  幾天前,朋友mail一個很有趣卻引人深思的幽默圖片,是描述動物的三大願望,其中之一就是畫一隻斑馬要過路口時,腳下所踩的是一個個排列的人形(取代枕木紋斑馬線),只是我想,就算是真的如願,斑馬也不會高興,因為那時開車的斑馬是不是能禮讓過街的斑馬還是問號!前些日,國內一位退休外交官在家門口過街時,就在斑馬線上被趕時間的計程車撞傷,隨後新加坡媒體更大幅報導台灣馬路上車輛不讓人的怪現象。這樣的新聞,若對照交通部觀光局正推動的「台灣好行」,希望讓國內外旅客輕鬆遊台灣沒負擔,不正是一大諷刺嗎?

  我想這是社會問題也是國家問題,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最近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的一篇碩士論文:「行人倒數計時號誌對高齡者風險感認與不安全行為之關聯研究」(98年),其統計台北市自民國92 年至民國96 年發生交通事故件數總共8086 件,其中行人肇事共4081 件,交通肇事死傷人數共128 人,行人死傷人數共65 人,顯示交通肇事事故中近50%為行人肇事事故。因此,如果憲法明定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那在我們的交通規劃、設計、行為使用、執法等思維就要以人為主而非以車為主。臺灣以往經濟的起飛,交通是一大支柱,但長久來過度公路導向、注重以建設取代管理,也造成大車排擠小車、坐在車上的人排擠走在路上的人,人行環境遭忽略及空間被不當佔用、對人的執法保障不足,更導至大家要競相成為坐在車上的人,於是乎,過多的車輛對都市環境產生更大的負面衝擊,更影響都市生活品質與安全,因此我們需要開始尊重人的行而不是車的行,這樣的尊重觀念更源起於對基本人權的注重,一個不懂人權的社會,不僅在政治面、司法面產生問題,更會在社會面、文化面、生活面以及環境面產生問題,我們又豈能不重視。

   所幸,廿世紀末,生態環境的破壞、臭氧層的破壞以及地球的暖化,使人類更勇於面對是否能繼續生存於地球的議題,交通也開始往所謂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及「人本交通」的思維邁進,綠色運輸成為交通運輸的最大選項,「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成為人類繼續追求的發展方向,以國內而言,政府單位如經建會也以人本交通為我國未來都市交通之發展方向,只是各政府單位,對行人環境的尊重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騎樓、人行道的佔用,機車隨意停放、無障礙設施破損不連貫等問題,主因還在於國人對「人本交通」仍多處於政策宣導與華麗口號而已,惟有體會人互相的尊重才會和諧才能凝聚共識,維護一個讓人自由自在的公共空間。

  因此,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今年在台灣舉辦第十屆的年會,從落實世界公民人權來呼應全球健康問題,透過對尊重、環境、法律及稅務的主題討論來演繹人權發展,實有其前瞻性與廣泛性。我想,惟有正視地球的生存危機,將以民為主的人權理念,落實以人為本的交通政策面及策略,才能讓人再度成為地面的主宰,而不是一輛輛的汽機車,君不見清明上河圖就是一幅好美的人車共存生活寫照。

  台灣經濟建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網絡規劃的完整度提供民眾生活行動的機動性與便利性。但過去多以公路運輸及行車效率為架設目標的方式,逐漸對於人類生活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各式的污染及環境空間不當的使用,已讓過度發展的交通系統面臨效率不彰及環保的問題。然而城市空間與交通環境的規劃應重新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重新出發,才能符合世界未來發展的趨勢及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
從社會觀念角度而言,近年來國人逐漸重視健康休閒生活,對於「人本交通」宣導而言固為正面因素,但對行人環境的尊重仍有很大改善空間。包括騎樓、人行道的佔用,機車停放問題,行人路權不被重視等問題,主因還在於國人對「人本交通」觀念仍有待加強,才能凝聚共識,維護一個讓行人與綠能交通工具自由自在的公共空間。

  「人本交通」意謂以人的觀點進行交通發展的推動,無論是在運輸系統的選擇或是日常環境空間的使用,藉由秩序的加強、景觀的改變、心境的升格及空間運用的合理性,目的都在於提升生活環境的品質及永續經營發展。為行銷內政部營建署目前正在推動之「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計畫」計畫宗旨與執行效益,開展民眾對於人本交通建設之認知,呈現人本交通對於當地居民及都市環境改善之重要性,進而建構環境美質、安全且無障礙之行人導向步行空間,內政部營建署特規劃以「人本交通」為主軸,製作宣導短片,期能提升民眾對於人本交通的認知,倡導安全行人步行空間及都市環境改善理念,促進全民瞭解道路人行
而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在前南非大使陸以正在東區過馬路被計乘車撞倒骨折後,才開始受到大家關注。但政府宣導行人優先流於表面,行人只能自求多福。

  在台灣,這樣的景像民眾應該一點都不陌生:一頭是小學生,一頭是媽媽抱著小孩,小綠人號誌一秒秒流逝,卻沒有車要停下來讓行人通行;更離譜的還有這個畫面:中年男子拉著行動不便的爸爸過馬路,一台小巴士不肯禮讓就算了,接下來總共有6輛各式各樣的車子都不肯讓,最後還是老先生大手一揮,這輛白色賓轎車才停下來。

  交通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自1980年代開始,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交通運輸的路網綿密且完整,民眾生活行動的機動性與可及性大增。但是由於過去運輸規劃係以公路導向為主、行車效率最大化為目標,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對都市環境產生負面衝擊,影響都市生活品質與安全,例如機動車輛的高使用率造成空氣、噪音污染及停車空間不足、人行環境遭忽略及不當佔用、大眾運輸服務績效不佳、車流紊亂與道路擁擠、社區巷道服務功能扭曲,交通工具與都市生活空間扞格不入等問題。

  近年來,永續發展、綠色交通、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智型成長(Smart Growth)已成為全球都市發展趨勢,都市空間與運輸環境之規劃由以往強調效率轉而重視人性化空間之營造。都市運輸服務系統除應滿足民眾生活的機動性與可及性之外,更需符合環境保護與優質生活之要求。因此,目前以機動車輛為主之交通規劃及建設方向,有必要轉變成以人為本之交通系統管理(TSM)理念,「人本交通」將為我國未來交通發展之新方向。

  所謂「人本交通」即為「交通系統之規劃管理,以人為本位,營造安全、友善、可靠、舒適、健康的永續交通環境」,其目標為建立人性化、親和力、可靠性、舒適性及健康性之交通環境,並具備1.以綠色運具為主要發展架構、2.以自然能源為主要機動力來源、3.需展現對使用者的人性關懷及4.重視社區化與在地化建設方式等四項特質。

  事實上,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動如自行車路網建置、景觀道路、人行道改善等計畫,均屬於人本交通理念之一環,但仍缺少整體性的指導方針與推動機制。為具體落實人本交通理念,有效建立人本交通環境,經建會爰自95年度起即積極辦理人本交通運輸系統規劃研究作業,並於本(96)年7月研擬完成「人本交通整合推動構想」,本案嗣經於本年8月7日及9月20日邀請交通部、內政部、工程會等相關部會開會研商,獲致與會機關原則支持。

  本案以建立人本導向,綠色運具為主之交通環境為目標,推動原則主要為透過預算分配及連動制度,引導地方發展大眾運輸與加強執法,以及透過規劃及評鑑制度,引導地方政府及民眾朝人本交通方向推動相關改善措施,並營造地方政府間良性之競爭環境。本案內容主要包含大眾運輸及資訊管理改善計畫、道路人性化與人行環境改善計畫、腳踏車環境建設與管理計畫及私有機動運具之管制措施等四項行動計畫。未來推動執行,將由經建會成立「人本交通整合協調推動小組」,下設制度及技術建置綜合分組、大眾運輸及資訊管理、道路人性化及人行環境、腳踏車環境、運輸系統管理等五個工作分組,推動本案各項主要工作。另為強化人本交通理念與實際執行之結合,地方政府應配合本案,對應成立地方推動人本交通專案小組。本案之推動期程以4年1期為原則,第1期自97年至100年,每年所需經費以40億元為原則,並由政府公共建設先期作業優先編列。

  本案經經建會提報本(19)日第1310次委員會議討論,獲致結論略以:「人本交通為我國未來都市交通之發展方向,本案原則同意。請經建會依與會委員意見修正後,函送交通部及內政部作為擬定相關計畫推動辦理之依循」。

   台灣經濟建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網絡規劃的完整度提供民眾生活行動的機動性與便利性。但過去多以公路運輸及行車效率為架設目標的方式,逐漸對於人類生活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各式的污染及環境空間不當的使用,已讓過度發展的交通系統面臨效率不彰及環保的問題。然而城市空間與交通環境的規劃應重新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重新出發,才能符合世界未來發展的趨勢及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
從社會觀念角度而言,近年來國人逐漸重視健康休閒生活,對於「人本交通」宣導而言固為正面因素,但對行人環境的尊重仍有很大改善空間。包括騎樓、人行道的佔用,機車停放問題,行人路權不被重視等問題,主因還在於國人對「人本交通」觀念仍有待加強,才能凝聚共識,維護一個讓行人與綠能交通工具自由自在的公共空間。

  「人本交通」意謂以人的觀點進行交通發展的推動,無論是在運輸系統的選擇或是日常環境空間的使用,藉由秩序的加強、景觀的改變、心境的升格及空間運用的合理性,目的都在於提升生活環境的品質及永續經營發展。為行銷內政部營建署目前正在推動之「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計畫」計畫宗旨與執行效益,開展民眾對於人本交通建設之認知,呈現人本交通對於當地居民及都市環境改善之重要性,進而建構環境美質、安全且無障礙之行人導向步行空間,內政部營建署特規劃以「人本交通」為主軸,製作宣導短片,期能提升民眾對於人本交通的認知,倡導安全行人步行空間及都市環境改善理念,促進全民瞭解道路人行無障礙建設之必要性。

  為強化在地場域之認同感,拍攝場景特選擇北部桃園縣中壢市中央西路、與南部臺南市崇德路等符合庶民生活場域之人行道及國中小通學自行車道以實景拍攝方式執行,以強化目標宣導對象之共鳴與現況氛圍。拍攝內容係以「行人」為本,推動倡導人行步道之暢行性與無障礙空間之重要性,並加入通勤通學自行車道等民眾生活有連結的元素,傳達人本交通實行是為了擁有更進步的生活空間及品質,改變民眾及汽機車停佔人行道之習慣。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宣導短片除影片內容係以人本交通的重要性為主要腳本設計概念,呈現市區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建設後「通勤通學無障礙」的生活場域氛圍,並考量蕭煌奇先生為身障人士最佳代表,可吸引大眾注意引起共鳴,因此運用蕭煌奇先生音樂「天若光」歌曲來搭配演出,該宣導短片預計5月份於國內媒體播放,希望藉此凝聚全民參與城鄉綠色路網及人本交通建設之共識,促使民眾廣用步行、自行車等低污染的綠色運輸,以達成永續發展、節能減碳及建構綠色交通網之國家政策願景。

  面對「車不讓人」的情況,台灣人早就習慣,一位路人說,「自己小心一點就好了。」語中透露些許無奈。民眾習慣忍氣吞聲,這種車輛不讓行人的情況,也成了國際媒體眼中的一個怪象。(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