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美好大自然環境的重要

璀璨塭情 嘉義布袋

台灣時報/攝影記者 王耀民

  喜迎大自然是種心靈響宴,每次透過鏡頭,才發現大自然環境如此的美,那麼容易令人戀戀不忘,嘉南沿海是我的故鄉,多少次回鄉,踏著故鄉塭地,置身同樣情境,除了對故鄉念念不忘的心思外,卻也感受到綿延的塭情視界,所呈現出大自然原始風貌,所散發的塭情氣氛,沒有受科技文明的破壞,保留著塭地特有的文化環境。

  走在熟悉、縱橫交織而成的塭池,重拾曾經擁有的視界,心思也隨著綿延不絕的漁塭牽動,看著光芒黏著水面嬉戲,彷彿晶瑩剔透明珠,載浮載沈於塭池情境,璀璨的氣氛,憾動了,那曾經相依、滄桑風華的塭情。

  眼前熟識的塭水,在艷陽的邂逅中,一切典藏在心底的年少事,點點滴滴似乎隨著汗珠,滲出心靈,美麗有時並不是賞心悅目的事物,而是心存感念所散發而來,此時的甘美,是陪著自己成長,對漁村生活,記憶猶新的兒少情趣、憶起當時在塭池所有的大、小瑣事,如今再踏著同樣情境,流著汗水,四周儘管空曠,心思卻是一片喜樂。

  夏季午後,忙於漁事是最辛苦的時刻,此刻,艷陽高照,看著漁民手持漁具,來來回回在塭內小路上,勞碌不息,逆光下,呈現的清楚輪廓,不僅對人是種激勵,也留給自己對環境深沈的感念,因為熟稔的動作裡,留存著許多漁事的風情。

  漁民的生活作息一向早睡早起,常常曙光未現即到漁塭巡視,瞭解水質和水產的情況。在空曠的塭池工作,嚴冬酷夏對漁民而言,才是最艱辛的日子,夏季,朝陽雖然柔和,但迎著陽光四處走動,依舊讓人汗流夾背。嚴冬裡,寒風陣陣吹襲時,在四面沒有遮蔽物,海風冰冷吹著,直讓漁民手、腳冰冷,還是抖擻在塭地水裡工作。

  儘管如此,漁民在塭地工作時,看著活蹦跳躍的魚,採收著黑金般的文蛤、抓著橫行的螃蟹、從土洞內抓出一條滑溜溜的鰻魚,每一種水產都是漁民喜悅的泉源,儘管從早至晚,在漁塭忙著工作一整天,卻是甘之如飴。

  宿命也罷,海水真得很美,她是塭池內水質的源頭,也是漁民的生命活力,塭內有漁民愛不釋手的水產,還有相依維生的各式漁具,塭地裡,大大小小的瑣事,給了漁民快樂和煩憂,除將養殖當做養兒育女外,望著漁民撐著小竹筏撈著水中雜生的水草、水中挖土補岸洞,細心的心思,卻把漁民含辛茹苦的情境一一呈現。

  漁塭是漁民的經濟命脈,長時間使用,也必須讓漁塭休生養息,這也是讓漁民秏費心力的工作,必須為漁塭退去海水的負荷,為全裸的塭地養精蓄銳,每一寸土地,藉由炙熱陽光的殺菌作用,讓漁塭重獲生息,秋冬之際,常可看見塭地乾涸、空無一物,且出現規律龜裂的美感,它是漁民心頭的負荷也是心底的喜悅,只想為塭池注入活水,再度醞釀生命的感動,也是為了養家活口的力量,讓每一件辛勤的工作,都轉換為一種動力。

  想著漁民含辛茹苦為水產、為塭池打造一個良質的養殖環境,除了見苦思福的省思外,如何深植大自然美好環境,才是人類面對的重要課程,讓溪流和塭地保持不受污染和破壞,讓世世代代,都能享受這藍天水色,連成一片寬廣的好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