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原住民偏遠部落的教育希望工程

社團法人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理事長 梁明輝

壹、 緣起

  為了要瞭解台灣原住民偏遠部落的教育狀況,我曾經在2001年二月起利用課餘或假日時間,花了半年之久到屏東縣每一個原住民部落走透透。全縣的部落參訪完之後,心裡蠻難過的,不敢相信台灣原住民偏遠部落的教育環境是如此的惡劣。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共有82個,我們在地人習慣上分成前山、後山(以沿山公路為界)。前山約有45個部落,由於較靠近平地,交通尚稱方便,教育資源比後山好一點。但是後山37個部落由於地處偏遠,加上政府重視程度不足,不斷的廢校(遠見雜誌95年9月號報導主題為「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裡面提到1999年~2005年,全台共有109所學校由於人數未達政府設校標準被裁併。其中,屏東縣被裁併的學校有25所,數量驚人,大部分是偏遠山區的學校)。後山的學童上學好辛苦,多數要翻山越嶺到另外一個部落上課,很遺憾的政府官員沒有重視到原鄉孩子的受教權(要廢校大多也沒有經過居民的同意)。被廢校的部落教育資源極度缺乏,沒有圖書室、書局、電腦教室或課輔的場所。孩童放學後或寒暑假大多無所事事,在部落街道閒晃或到廢棄後荒蕪的校園玩耍,講好聽一點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比,但是我們如果往長遠想,不禁會為他們擔憂「未來參加高中聯考,可能是最早一批被淘汰的人」,他們並不笨而是往往輸在起跑點。其實那裡的孩子也像都會區的孩子一樣很渴望有電腦可打、課外讀物可看,有人可以指導他不會的功課,但是這些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個奢侈的夢想。

貳、 台灣原住民偏遠部落的教育希望工程-以屏東縣為例

  為了確實改善偏遠原住民地區的教育環境,我於是在2001年9月,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原住民青年成立『社團法人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開始展開教育的希望工程。加入這一個服務團隊的夥伴都蠻有使命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擔任志工)、有智慧出智慧(出點子辦活動或擔任義務講師),每一個人雖然服務的時間和專長不同,但是愛心卻相同。協會的成立,是我們展開實際行動的開始,也是擺脫一般人對於原住民知識份子「光說不練」的刻板印象。九十一年九月份起,我們開始正式進入部落服務,展開教育的希望工程,服務的內容有下列幾項:

一、 協助清寒原住民子弟繳交學費及營養午餐費-我們不希望看到原住民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而在國民教育階段遭到中途輟學,所以我們每學期大約可提供250~400位助學金名額給中小學學生,國小學生每人發3000元,國中學生每人發5000元,高中生及大學生則採個案辦理,酌情補助。經費來源為本會會員(每人每學期認養一至三人)及社會善心人士提供。另外對於奮發向上、值得栽培的清寒學生,本會也尋找善心人士給予長期認養或頒發優秀學生獎學金,目前每學期約有180位學生受惠。令我們欣慰的是早期受補助的這一群清寒孩子們蠻爭氣的,目前查得到的資料大約有242位就讀國立大學,18位讀到研究所,2位攻讀博士班。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孩子們常利用寒暑假回到部落,給學弟、學妹們免費課輔或參加獨居老人之服務隊,回饋族人。

二、 在教育資源較為缺乏的偏遠部落成立「部落教室」-在屏東縣大約有30~45個部落教育資源極度缺乏,甚至有25個部落連學校也沒有(人數未達政府標準遭廢校)。本會志工結合村民之力量一起整理廢校後荒蕪之校園並尋找適當之地點成立部落教室。所謂「部落教室」是指每一個部落簡易式的「圖書室兼資訊電腦教室」,裡面大約有三千冊兒童讀物、10~20台左右之二手電腦、書架約五至八組,課桌椅及白板不定(是依據部落需求),這些資源都是協會向社會各界募捐得來。至98年12月止,各界捐贈圖書約十六萬冊、電腦超過一千台、書架400組以上及其他文具、玩具、衣物等約1520箱,可見台灣到處充滿了愛心,寶島依舊是很溫暖的。這些資源匯聚到協會倉庫之後,本會會員及志工一起整理、編目、裝箱、搬運送到各偏遠之部落,到目前受惠之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共有58個,外縣市約有12個原住民部落。

三、 在屏東縣偏遠部落成立課輔班(或課後照顧班)-由於環境之關係,許多偏遠地區學童之學業成就比不上都會地區學童,並不是他們笨,而是常輸在起跑點。為了能拉近城鄉之間教育的差距及協助照顧那些常缺乏家長陪伴之學童,本會每年招募大學生或社會愛心志工約150位,免費上山為偏遠地區小朋友課輔(並提供點心及晚餐),服務的時間有的在寒暑假,有的在週休二日,有的在上、下學期每週一至週五放學後,這一群志工的愛心照亮了偏遠部落,讓原住民兒童對未來也能看到「希望」。目前已開始實施課輔的部落約有58個部落,希望未來能遍布到每一個偏遠部落。

四、 辦理原住民文化教育活動-協會每年依據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及部落之需求辦理相關活動,成立至今九年多,總計辦理活動不下200場(包括族語研習、部落誌整理、原住民文化體驗營、文化尋根活動、獵人文化營、傳統手工藝研習及各種學藝競賽)。感謝這一段時間曾經付出過愛心的所有協會理監事、會員、行政人員、多元就業人員、善心人士、上級長官及志工朋友們。他們無私的奉獻,陪伴了許多原住民新一代的成長,讓原住民文化及教育得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五、 成立部落學習型組織-一個部落要能夠有活力並且不斷的進步,必須要成立「部落學習型的組織」。協會從成立以來默默的在各部落協助成立「學習型的組織」,但是由於經驗與經費上皆不太足,所以成長有限。感謝行政院原民會的委託承辦與陽昇教育基金會的指導,讓協會連續承辦了四年(2005~2008年)的「台灣南區部落學習團體領導種籽培訓」,研習分成初階、進階及講師班三級。這四年在屏東縣原住民部落總共成立了25個「部落學習團體」,這些團體的成立將會提升部落學習風氣與文化素養,建立部落社區意識,凝聚部落向心力,改善部落生活素質,以及部落生態與景觀,甚至對部落的產業振興產生持續性的輔助力量,進而落實部落社區「造人」、「造景」與「造產」的目標。2009~2010本會進一步成立「屏東縣原住民課輔聯盟」,共有58個原住民部落參與簽約,另外我們也在各部落課輔班成立親子讀書會,我們希望在部落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六、 國際少數民族文化交流-一方面是要拓展視野,擁有世界觀;二方面是想透過文化交流與其它國家少數民族交朋友,作國民外交;三方面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可觀摩學習別的族群的優點;四方面是會員及家屬聯誼,增進情感。所以協會每年年度計畫一定會辦一次「國際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民國91年到大陸雲南參訪少數民族學院及麗江東巴族的小學,民國92年到印尼巴里島參訪當地少數民族學校之雙語教學,民國93年到泰北參訪美思樂華人教師聯誼會及少數民族-景頗族(長頸族)、拉祜族之小學,94年到馬來西亞的沙巴地區參觀當地小學之族語教學,95年到大陸北京參觀少數民族中央機構、少數民族園區及2008年奧運相關設施。96年度原先是要參觀越南(北越)的少數民族中小學,但是因為我岳父病危,故臨時取消。97年度到日本北海道與愛努族文化交流,98年到關島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交流並宣慰華僑。

七、 成立「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為了能達成屏東縣偏遠原住民地區「書香社會、E化部落之理念」,本會積極籌設兒童圖書館。全國第一座原住民兒童圖書館-「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在大家熱切的鼓勵與深情的祝福下,第一期工程終於在94年7月13日竣工了。內有一萬五千冊藏書、一間電腦教室(30台新電腦)、一間文化教室(兼課輔教室)、一間閱覽室、一間廣播錄音室及50坪大的室外活動遊戲區。感謝行政院原民會、瑪家鄉公所、協會會員、社會善心人士大力協助,才能達成這一個美夢,尤其是最要感謝星雲大師、國際佛光會及人間衛視出錢出力展現大愛以及瑪家鄉前後任二位鄉長(康錦吉、陳生明)積極解決場館用地問題,讓屏東縣全體原住民感恩萬分。

八、 其它社會服務-例如天災之賑災工作、申請辦理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以提高居民就業機會及重要節慶贈送食品、衣物、文具、玩具等給清寒家庭。此外協會也常與政府或民間單位合作辦理各項文教活動或社會公益活動。

  憑良心來說,從事「原鄉教育希望工程」一路走來蠻艱辛,一來是因為我們雖有衝勁但是缺乏經驗;二來我們多數會員都是兼職,時間上很難調配;三來我們服務的地區太廣(屏東縣八十幾個部落分散在大武山周圍,最北到最南的部落相距約150公里),交通也不便;四來我們協會的資源(物力、財力)不太足,會員常自掏腰包或依靠善心朋友贊助。雖然如此,這九年多來我們卻依然勇敢向前邁進,克服各種困難,因為我們心中都有共同的想法:「原住民的未來是否能翻身要靠教育」「自助而後人助」「原住民自身的覺醒才是改變命運最珍貴的力量」。如今看著一間一間的部落教室陸續成立;看著原住民兒童帶著微笑走近部落教室閱讀、打電腦查資料、上課輔或參加文化傳承的活動;看著好幾位原本家境清寒的原住民孩子,在善心人士愛心陪伴之下及自己奮發向上,如今都已經都考上理想的大學(有的還讀到研究所、博士班),我們所有的疲倦都已消失。更讓我們欣慰的是他們在寒暑假都願意回鄉擔任課輔志工,回饋族人及大社會。

參、 未來的展望

一、 「原住民同胞們!加油」:在此我也要勉勵我們台灣原住民同胞,不要洩氣!也不要輕易讓孩子們輟學!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家長要多鼓勵孩子接受教育,年青人、老年人都一樣要不斷地去學習、去充實自己,以因應未來的挑戰,唯有「教育」能幫助人脫離貧困和愚昧。社會不景氣只是暫時的,我們一起努力共度難關。

二、 「希望政府給予原住民更多的尊重與關懷」: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明定:「國家對於自由地區原住民之教育文化,應予扶持並促其發展。」憲法如此規定,就是顧念到原住民之語言、歷史、社會與文化,與漢民族是有很大的差異性。而且原住民部落大部分位處偏遠地區,政府是應該拿出誠意要好好照顧原住民。未來期盼:「由中央編列預算,直接支付原住民教育的經費(含學生營養午餐費),而不由地方政府支付,讓原住民教育穩定的發展。其次,期盼政府停止偏遠地區小學校之廢校政策,應努力協助改善其教育環境,營造成「小而美」「優質化」人人稱羨的特色小學。再其次,在教育體制上,也應該訂出一條符合原住民文化歷史背景的軌道,讓原住民文化得以保存、傳承及創新。」

三、 「成立災區兒童圖書館及育幼院」:2009年的八八水災重創屏東縣原住民18個部落,本會原先花了九年時間在每一個部落設立了圖書室及課輔教室遭受嚴重破壞。為了能重新達成「書香部落」的理念及提供災區孩童一個優良的課輔場所,本會打算籌募經費在災區覓地興建一棟圖書館(含六間部落課輔教室)」並實施免費課輔班(每天有交通車免費接送及提供晚餐);其次,針對此次水災不幸罹難、重殘者子女以及原住民偏遠部落一群父母雙亡或家長無能力撫養之子女,擬設立一間『育幼院』給予長期照顧。預估支出經費高達新台幣六千萬元左右,我們打算2010~2012年完成這一項艱難又有意義的任務,期望各界善心人士能給予我們協助,以嘉惠八八水災地區之兒童。

肆、 結言(感恩的話):

  這近十年的時光,感觸良多。多少次星空滿天或狂風暴雨的夜晚,我與志工們還在偏遠崎嶇山路回途中;多少次學期已經過一半了,我與志工們還在為尚未繳交學費、營養午餐費的清寒原住民學生禱告;多少次我們為了部落的領導人或幹部不重視原住民教育文化而傷心難過;多少次我們面臨挫折而想放棄希望工程;多少次的假期為了到部落送書及電腦,而冷落了家人。我不敢說我及所有的志工走過「千山萬水」,但是我們絕對是很踏實的進入了原鄉82個部落。故鄉的土地最芬芳,故鄉的人、事、物是我們最關懷的,我們心甘情願的「把最深的愛獻給故鄉」。

  在文章最後我要誠摯地感謝曾經投入過屏東縣原住民地區教育希望工程的所有會員、志工及社會善心朋友們:「因為有您,許許多多的原住民孩子對未來又燃起了希望;因為有您,世界更為溫馨與美麗;感謝您及家人對原住民部落無怨無悔的付出,您們是屏東縣原住民永遠的朋友。」未來,我們繼續努力,不分族群、宗教、地域,大家手牽著手、心連心,圍成更大的愛心圓。未來,期盼這一個愛心圓能逐漸加大,造福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