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憂鬱症患者該有的尊重及關懷

人乘寺 住持. 財團法人人乘文教基金會暨慈光山佛教基金會董事長住持. 董事長 大願

  時代急速變遷,面對外界環境所帶來的沉重壓力,造成人們內在心靈的不平衡,失眠、焦慮、緊張與空虛感也不斷的增加。繼而產生了愁煩、失眠、憤恨、傷心痛不欲生......等精神疾病的問題,如果能多一點尊重與關懷,憂鬱症患者病情應可大幅度的改善。

  憂鬱症,往往被當作是一般的壓力反應,或者認為只是患者的意識企圖達到心理上的需求而已,而忽略內心已經產生憂鬱的症狀了。

  憂鬱症患者分布各年齡層,女性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男性的兩倍。多年來,筆者接觸到不少有此傾向的學生族群。起先,父母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有此症狀的事實,也想不透自己的孩子為何會有此病症。一般父母都以為憂鬱症是因課業太重所引起的,這種現象是短暫的。然,當他們發現治療無效,孩子的病症日趨嚴重時,才開始緊張,四處求醫。

  憂鬱症,初期可藉心理治療或輔導來改善;若仍無效,則必需服用抗憂鬱劑來補充、調整心理壓抑所造成的腦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舉例來說,正常人對悲痛的反應,激情過後,很快即可恢復正常;而憂鬱症患者卻深陷在悲情的漩渦中,無法跳脫出來。

  罹患憂鬱症者,個性大都以內向者居多。時下的父母,為了生計,日夜奔波忙碌,鮮少時間與孩子互動;或者名為關懷、關愛,然大多是注重課業成績,少有以生命人格發展給與適當的尊重及心靈關懷。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從小乖巧、聽話、會讀書,長大了理當如此。孰料,由於文明科技的進步,反而帶給不少學生身心成長的障礙。多有成就,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相對可能也加增憂傷!科技進步反而造成心靈成長的阻礙。

  多年來,筆者曾與多位患有憂鬱症狀的學生交談過,發覺他們的病因,與青春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的父母,大都忽略了孩子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改變,又禁止孩子與異性朋友交往。他們認為:孩子一定會乖乖聽話的。

  也曾與多位患病孩子的父母溝通,反問他們,當發現自己的孩子成績莫名其妙的退步了,可曾仔細追問原因?發現孩子行為異常時,可曾到過學校與老師詳談?或問問同學?可曾好好地與孩子做完善詳細的心靈溝通,問題到底出在那裏?等接到學校通知孩子出事或遭退學處分時,才知事態嚴重,四處求助,求神問卜,花了一筆冤枉錢。然,孩子的病卻未見好轉,甚至更趨嚴重。經雙方溝通,透過宗教心靈輔導,有多位同學獲得改善並脫離了憂鬱症。這種現象或許就是忽略了他們生命成長中應該被尊重的權利吧!

  日前,台中楊居士陪同他高中時代老師夫婦及女兒上山。談話中得知,十五年前,他們移民加拿大,女兒讀大二時發病,不得不休學搬回台灣。筆者與林老師夫婦溝通後,再與他們的女兒交談。在地藏院時,他女兒情緒穩定,頭腦清楚,互動良好。下山前,筆者建議他們,有空常上山,多談談;回家後,多鼓勵女兒,告訴她必須打開心結,走出陰霾,父母親是無法一輩子照顧她的,自己必須學習獨立生活。

  一星期後,吳居士帶了她同事夫婦及就讀高一的女兒上山。筆者得知,孩子今年暑假連續參加二個營隊;回家後,人變得呆滯、恐懼,出現幻覺、幻聽、失眠等現象,就醫後,症狀仍未見改善。

  與孩子交談中,發現她心防嚴密。但,當觸及她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時,卻又十分敏感。在上、下午二次的談話中,她的精神、反應還算良好。孩子對這段期間延誤的課業,十分在意,一再反覆的詢問要如何補救。

  談話中,她母親提及營隊隊長王某,孩子的情緒頓時失控。經她母親詳述後,筆者研判,孩子在參加活動時,被營隊隊長傷了自尊,引起情緒激烈的反彈,演變成精神崩潰。

  筆者以<箭喻經>為喻,勉勵孩子,眼前最重要的是先拔除毒箭,不必追問毒箭是誰射的?是誰造的?是甚麼材質做成的?是從甚麼方向射過來的?等病情穩定之後,再回過頭來加強功課。

  看見孩子露出難得的笑容,筆者指示她的雙親,這段期間對孩子要有耐心,希望孩子很快就能恢復正常。日前,吳居士上山,告知筆者:她同事的女兒已恢復健康,正常上、下學。聽後,筆者甚感欣慰。

  筆者祝福他們,同時希望為人父母者多多關注子女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關心及尊重,更祈願透過佛法度化他們,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正常規律的生活,可以減輕身、心壓力,改善的憂鬱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