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人權教育 推動共同閱讀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陳一誠

摘要

  人權發展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尤其是透過最基層的國民教育,更能產生立竿見影之效。當世界各國都盡力在其國民教育課程中,排入有關人權議題的課程之際,台灣地區的非營利組織──「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正以深耕校園閱讀、結合共同討論,發展人權教育,讓人權議題、思維、價值、教育,根深蒂固在國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中。

  「愛的書庫」是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設置在各縣市學校的據點名稱,五年期間成立 102 座,每座書庫透過當地志工的幫忙,讓書籍得以有效率的流通在各學校之間,傳遞知識、啟蒙思想、學習基本人權所重視的「尊重、多元、包容」等精神,讓台灣地區的新生一代,在接受基本國民義務教育的同時,潛移默化學會人權的思維與價值。

  為了將這套發起於台灣百年 921 大地震所產生的共讀模式,介紹至世界各地,本文將主軸放在「人權教育、共同閱讀」的運作模式以及相互關係,希望讓世人更清楚了解如何透過班級讀書會的共讀做法,根植人權觀念,並期許能複製到世界各地區,讓人權發展得以大躍進。

關鍵字 : 人權教育 Human Rights Education 讀書會 book club/book group 共同討論  Common discussion    尊重 respect 多元 diverse 包容 tolerate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 Taiwan Reading and Culture Foundation

 

論文

壹:人權教育

  世界人權宣言(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是聯合國大會在西元 一九四八年十 二月十日 ,第 217A ( I I I )號決議通過並宣佈,迄今已經有六十二年的時間。環顧世界各地,固然有些地區具體落實保障人權,但仍有許多地區,依舊無法讓該地區人民受到最基本的人權保障。

  在人權宣言的條文中,有兩項內容關係到人權教育的實施方向,分別是:

第十九條

  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Article 19.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opinion and expression; this right includes freedom to hold opinions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to seek, receive and impart information and ideas through any media and regardless of frontiers.

第二十六條

( 二 ) 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應謀促進各國、各種族或各宗教集團體間的瞭解,容忍和友誼,並應促進聯合國維護和平的各項活動。

(2)Education shall be directed to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ality an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It shall promote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and friendship among all nations, racial or religious groups, and shall further the activ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這兩項條文引導台灣的人權教育發展,而且台灣地區的基礎國民教育一直扮演國民素質提升的重要角色,全面普及義務教育的結果,讓小孩子的受教比率達到 99.99% ,但是人權教育引進到國民義務教育,則是到了西元 1994 年元月八日成立「財團法人人權教育基金會」後,才開始號召一群學者專家和國中小老師,辦理有關人權教育的相關議題討論、教案研發、研習講座。

  其中有兩項主張需要在此提出的,第一是「人權教育」的原則,由馮朝霖教授 ( 馮朝霖, 2002 :序 ) 提出,包括:

1. 「切身性原則」 (principle of involvement)2. 「體驗性原則」 (principle of experience)3. 「整體性原則」 (principle of holistic)4. 「團結的原則」 (principle of solidarity)

  另外 楊洲松 教授提出「十個實施人權教育的理由」包括:

1. 知道基本權利與自由是生而有之權利的一部份,且應該是所有年輕人該接受的課程的一部份。

2. 人權案例與議題是可以激發並鼓勵學生的人性。

3. 人權提供了一個適合現代社會的價值結構,其是多元文化與多元信仰的,是互動世界中的部份,人權是教育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要素。

4. 人權提供年輕人一些積極去相信與支持的事物。

5. 沒有人是孤單的,人人都是他人的支持者與協助者。

6. 青少年有權利也有責任,去發展一種意識到他們是公民教育中的一部份。

7. 重要的機構像是聯合國、歐洲議會等都支持學校中的人權教育。

8. 促進社會中與社會間無暴力的改變是今日最重要的任務。

9. 關於人權的教學可以提供一種超越政黨政治的政治教育。

10. 人權教學提供學生積極學習、參與無黨無派計畫的機會。

  這些理念的產生,讓人權教育有了發展的方向,但是整個發展範疇並未擴大展開,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的中小學教材,長期受限於教材書,相關人權教材資料不足,讓教學活動無法配合執行。

貳:共同閱讀

  「愛的書庫」緣起於西元二 OO 五 年,一群 921 受災地區的中小學老師,考量災後的重建不是復原而是重生,於是熱心推動班級閱讀的共讀活動, 主動尋求企業支持,將自編教材及閱讀教學策略架站進行分享。因緣際會獲得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贊助設立台灣閱讀推廣中心,並開始著手規劃「愛的書庫」模式,讓共讀好書循環運用。同年四月,首座「愛的書庫」於南投縣虎山國小設立。「愛的書庫」切中教師需求,共讀熱潮由中台灣向南北兩端迅速擴散,成為各縣市教師爭相連署申請設置的機構。

  由於九二一基金會因階段任務完成而解散,為使「愛的書庫」閱讀推廣活動永續經營,二 OO 六 年 十二月,台灣閱讀推廣中心正式轉型「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持續運作「愛的書庫」。至今已於台灣各鄉鎮及離島等地,設置 102 座書庫,圖書量達 42 萬餘冊,累積突破一千多萬閱讀人次。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為目前唯一以「書庫」模式推動共讀的公益法人,強調「共讀分享,智慧循環」,透過分布於各鄉鎮的「愛的書庫」在地扎根,深耕閱讀, 期許透過閱讀來提昇國民的水準,培養國人具有多元價值觀、互相尊重、富而好禮、愉悅祥和的公民社會。這樣的宗旨和目標正是人權教育的核心價值之所在。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發起人為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廖祿立董事長,號召企業界及學術界響應支持,董事會成員包括企業領導人及學術界菁英。(註一) 為了推動閱讀的公益平台,媒合「資源」與「需求」的兩端,融入 教師專業與志工熱忱,提供一套多元豐富的閱讀資源系統,並規劃圖書交換調度機制,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以下是「愛的書庫」運作的幾項特色:

( 一 ) 書庫設置與規劃─在地扎根:

1. 閱讀需求之地區主動提出申請,該地區教師連署達 100 名以上。

2. 該地區主動提供場地規畫及志工招募。

( 二 ) 圖書特色─顧客導向:

1. 以共讀為訴求,每種圖書一箱為 40 本相同書籍。

2. 所有書單經由第一線教師篩選及會員票選而產生,且區分圖書適讀年段,以國小低、中、高年級、國中、成人等分類。

3. 由教師搭配書籍內容,編寫閱讀延伸教材。

4. 每年進行兩次圖書交換調度,讓圖書資源與捐助人的愛心循環流通。

( 三 ) 網站平台─資訊透明化:

1. 「愛的書庫」圖書採網站平台登記借閱,即時查閱圖書流向。

2. 提供閱讀延伸教材及教學觀摩影片免費下載。

3. 提供線上討論與心得分享區。

4. 提供捐款徵信查詢,另於書箱外側登錄捐助單位名稱感恩留念。

5. 每月公布各書庫最新借閱統計,供捐助單位參考。

( 四 ) 物流參與:

  由物流業者提供免費運送服務,克服書籍交通運送問題,使閱讀資源直接深入校園及社區。

( 五 ) 閱讀推廣活動:

1. 辦理「寫十贈一」活動。

2. 配合書庫設置辦理說明講習。

3. 每年於各縣市辦理巡迴宣導培訓。

4. 規劃閱讀教學工作坊,進行種子教師培訓。

5. 結合公部門與閱讀團體,辦理親子共讀及讀書會活動。

叁、人權教育與共同閱讀

  當人權教育在中小學校園發展之際,所遇到的瓶頸來自教材的限制和教法的無法施展,這時候數量高達 42 萬本的「愛的書庫」書籍,正好扮演最佳補給站,同時透過這些適合老師教學使用的書籍,許多現場的教學活動,能有效將人權教育的相關理念加以實現,這些情形包括:

•  尊重參與共讀的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討論、發表感想的權利。

•  透過討論,學習包容,聆聽每一位成員的心聲。

•  教學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單方面知識的灌輸,而是多方溝通的互動模式。

•  學生的意見可以充分表達,此起彼落的發言,讓參與者思維更周密。

•  拋開單一教科書的束縛,學習素材多元化。

  所以,整體說來,透過校園共讀、班級讀書會的進行,人權教育理念才得以推廣及落實,代表的是人類社會道德意識的覺醒,是尊重、關懷、容忍等理念的彰顯;當人權教育在校園實現的結果,是弱者受到了保護,而強者受到了抑制。台灣需要啟迪民智、重視人權的存在與價值,,如此一來,我們將不再是弱者,這是大家都樂於看到的ㄧ樁好事。

註一:「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序號

姓名

任職公司或單位 / 職稱

1

廖祿立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

魏文傑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3

廖祿堙

達雅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4

蔡裕慶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

廖本林

百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6

許銘仁

詮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7

卓聖崇

新聯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8

張廖泉

啟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

9

吳輝煌

力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10

歐正明

環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1

蕭介夫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12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13

李威熊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14

黃崑巖

全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

15

彭作奎

中州技術學院校長

16

程海東

東海大學校長

17

劉仲成

南投縣政府教育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