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賺錢的非營利事業

台灣天使基金創辦人志工 前台積電專案經理 王智友

  告別十五年的上班族生活﹐去年九月我和幾個朋友創辦一個社會企業-台灣天使基金。希望透過市場商業機制﹐協助有心想自立更生或想擴充財源的社福團體或個人可以賺取長期穩定且持續成長的收入。

  這對我個人而言﹐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研究所畢業後在飛利浦半導體九年的職涯學習百年國際大廠嚴謹的品質和制度。之後離職並參加經濟部主辦的跨領域知識管理研習班。在美國受訓期間﹐一個在波士頓MIT書店的午後﹐一本介紹生涯之錨(Career Anchor)的書﹐讓我確定了未來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就是做有意義的事。

  回國後﹐一個緣份讓我加入台灣積體電路。從此開始近六年每周末新竹高雄來回的通勤生活。隨著歲月年齡的增長﹐自己的母親身體也大不如前。同時也看到身邊許多同事的健康出了狀況。年過四十的時候﹐開始思索人生的下半場。

  多年前在飛利浦擔任慈暉社長的時候﹐經歷921大地震和網路泡沫不景氣。深刻體會到社福團體的財源在景氣交替時﹐往往受到更大的衝擊。之後在美國西雅圖受訓時﹐深度訪問華盛頓大學成立的一個智財基金會。它透過授權專利給產業界﹐將所得盈餘捐給慈善團體。當時我們脫口而出的問說:這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為何賺這麼多錢?他們的回答深刻的改變了我的思維:賺錢對我們而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非營利機構和賺不賺錢沒有關係 就像很多營利機構是不賺錢的。這幾年﹐看到諾貝爾和平獎創辦的社會企業-鄉村銀行。以及張明正和王文華創辦的若水。也開始思考和評估社會企業多種可能的商業模式。去年八月﹐決定離職創辦社會企業-台灣天使基金。

  一般而言﹐一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組織﹐最重要的往往是人才和資金。我們觀察到大多數社福團體的領導團隊往往只是專注在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努力辛苦的募款。對於要透過商業模式賺到更多的資金﹐不是因為資金的拮據和限制﹐不易吸引足夠的人才﹐就是缺乏這樣的觀念和勇氣。

  另外一個現象是因為社會詐騙層出不窮導致社會信任薄弱﹐使得愛心捐款和人力物力更加集中到幾個知名度及公信力高的團體上。姑且不論資源集中的優缺點。一個明顯的影響是讓數量眾多也真正行善的小團體面臨更嚴峻的財務挑戰。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中小團體或個人雪中送炭﹐而不是再把資源更加集中的錦上添花。

  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先為自己打拼﹐為家人努力﹐行有餘力再從收入中提撥一部分給社福團體。捐贈的比例大小﹐則視整個社會的信任和教育而定。我們的做法是透過一個專門設計的獲利制度﹐讓每個人為自己努力打拼的同時﹐也為所協助的團體賺取相當的金額。舉例來說﹐一個人努力為自己賺取十萬元的同時﹐也為社福團體賺了十萬元。這樣﹐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人﹐願意加入這個機制。期許未來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讓更多更多的人一起來助人助己。

  了解這個自助助人的商業模式有點匪夷所思。因此這半年多來﹐我們往往被接觸的幾個社福團體視為詐騙集團或是另一個想要利用他們的人。只是這些考驗和挑戰都在我們的理解和預期中。終於在幾個月前﹐有個社福團體願意給我們機會試看看。目前我們正積極的協助及輔導其推介的一位單親媽媽如何經營事業。

  最後﹐希望和我們一樣有心的人﹐可以讓我們知道angels.fund.tw@gmail.com。 更希望我們的堅持和努力﹐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地球﹑和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