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研究助理資深社工員 鍾佩怡
  近日接連著許多社會新聞,各界開始沸沸揚揚討論「社會工作」這個領域,其實社會工作在台灣深根已經數十年,但因著兒童、婦女人權的提倡與維護,台灣社會首度以「法入家門」觀念將政府公權力介入家庭中,以維護最容易成為被害人口群的婦女以及兒童,也就是透過社工員介入家庭,企圖抑制與改善這樣殘忍的對待與侵害。

  而大多數社會工作議題被登上媒體新聞,多半是負面居多,但身為媒體人也應謹負媒體人的倫理與職守,為台灣民眾報導出正確的訊息,但我卻感到失望,也看到這一系列的報導下,「社工員」居然背負這麼大的社會責任。

以往,社工員"投心賣身"的為"社工領域的服務對象"盡責與付出,
許多不為人知的痛苦、委屈、無奈,社工員自己吞忍,
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危險、阻礙,社工員自己承擔,
許多不為人知的責備、苛責、咒罵,社工員自己落淚接受,
為的不求得到眾人的感謝,
為的不求得到長官的體恤,
為的不求得到薪資的調整,

  只希望社工員每一個評估處遇都能協助案主、案家解決問題,就只憑藉著當初對於社會工作的一份感動,而支撐著我們社工員走過這些風風雨雨與不友善的環境~~

  但是,近來這一連串被扭曲或片面或弒血標題的報導已經動搖我們社工員的那份感動與堅持,而產生許多回應,但從這一系列報導中,我看到社會對於社工員的「不了解」,所以,我想就這個部份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1. 社會工作還是一個不被人知悉的工作:社會工作在台灣努力的幾十年,看似政府部門、媒體都陸陸續續對於社工議題有所關注,但實際上,仍有許多人分不清楚"社工""志工""義工"的差別,別說社會大眾,連與我們密切合作的網絡單位,教育、警政、司法檢察體系都會誤認我們的身分,更別說了解社會工作可以做些什麼。

2. 社會工作被神化:法入家門的用意很良善,是希望透過公權力的介入,來遏止許多發生在家庭內的不幸,而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絕非是社工員(也就是社工員)一人的工作,甚至社工員的功能與角色被無限擴展甚至成為"神格化",社工員可以破門而入、24小時緊迫盯人、可以看見一絲絲蛛絲馬跡而立即辨別並立即處理、可以分辨我們合作單位何時在說謊、可以向宋七力一樣分身同時處理許多個案的需求問題、只要有社工員介入打人的父親不再打人、有偏差行為的孩子不再偏差、經濟收入不佳的家庭也可以恢復經濟能力......等。增加專業上的訓練、增加網絡合作的機制、增加社會相關資源,也許可以增加上述的可能性,不然除了上帝或菩薩,我不知道還有誰可以達成上述所有的條件,不過可以去思考的,有哪個醫生敢打包票說這個疾病絕對是這樣造成的;那個父母親敢說絕對非常了解自己照顧下養育長大的孩子在想些什麼;又有哪個法官敢絕對聲明某個案件確實就是這樣的發生。因為與人有關的事務,都會因著許多限制與不可控制性而改變,但是大家對於社工員卻存著過度的期待,甚至是神格化的迷思,反觀之下,社工員到底有哪些武器來打這場仗。

3. 社工員有公務員心態的誤解:其中某位名嘴強調這件案件中社工員有"公務人員"的心態很要不得,而現今各縣市政府人力經費縮編,正式編制人員比例過低,又要面對龐大的社會福利相關業務,有諸多比例的基層社工,其實是約聘、方案社工,這點在社會福利界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而這些人都是負擔公務人員的義務,但卻沒有公務人員的福利,是以這樣的工作職場條件下來盡心盡力的工作。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除113婦幼保護專線外,都設有24小時365天值勤社工的配置與安排,在假日、過年、下班時間大家可以享受天倫之樂的情況下,都有一群社工員在待命,協助處理緊急事件,不過,不是社福界的或者不是社工員的家屬,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社工員也有standby的機制。

4. 「救到人是盡責,救不到人是失責」的苛責:先不論這件案件是否有所疏失,從某主持人說出一句「社工救到人是盡責,救不到人是失責」,這句話確實非常嚴苛在看待這群為社會盡心盡力的社工員,許多結構面制度面的問題我在這並未一一指出,想必去搜尋相關社工學者的專論就可知道,這個社會有太多的共變因子,而這些都不是單一個社工員可以一一控制的,真的,如果可以讓社工員控制這些因子,我想沒有一個社工員會投反對票,但是這些不可控因素下造成不可控的情勢轉變,都得變成社工員的負擔與責難,確實非常打擊社工員的士氣。

  當每一個社工員的大手牽著受虐兒少的小手時,我們都希望可透過手心的溫度,傳達溫暖、包容、關愛的力量給這些受虐兒少,讓他們能擁有更多的正面力量來面對困難、撫平傷痛、走出陰霾。而這個社會不僅僅只需要社工員的手,更需要其他更多人的大手,給予社工員資源力量、共同陪伴受虐兒少、共同抑制傷害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