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夫的生活寫照

農民退休的老農夫  許樹照
  約莫在50年代,正處於農業社會時期,物質生活貧乏,交通、道路、橋樑、建築非常落後,各種產業百廢待舉,農村居民只有務農一途,本身身為家中老大,ㄧ家大小十餘人,耕地二甲只夠糊口,所以在父親的要求下,胼手胝足搭上火車,前往台北當學徒。

  那是一份需要在大太陽底下鋸木的辛苦工作,每月工資400元,經過三年的認真學習,雖鋸齒約有一個人高,但技巧的運用,及各種鋸木、筏木、橫切、直斷都能應付自如,在那個年代,木材加工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元素,但那一棵棵木材重則數噸,搬運不易,需用大型工具才能吊得起來,當了鋸木師傅後,與弟弟二人每人每天工資150元(當時100斤稻米才20元),二人工作三天可以在大稻埕(大同區)地區,買2坪土地,也算高收入,但家中大小人口多,嗷嗷待哺,只能把所以有工資拿回家貼補家用,也沒有任何投資可言。

  我現在已80歲了,想起過往的辛苦歲月,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現在工業發達,大部份傳統產業都已被機械化所取代,各種替代性產品繁多,那種50年前的原木加工,現在已很少見了,為了避免土石流(現在的名詞),避免災害的產生,政府及民間團體大量種植樹木,也帶給我們一些省思。50年前為了經濟的發展,大量利用可用的資源;現在為了愛護環境,多用一些替代品,相對的減少木材的使用,期望大家都能共同珍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