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

昭通市地方稅務局公務員 晉 靖

  偶然拿到一套測試題,很感興趣,想一口氣得出答案,然而手中滑鼠卻猶豫的停留在一個問題上:你追求的人生最終目標是什麼?諸多選項,讓我遊走不定的是"知識和智慧"/"愛與幸福"。

  想起很久以前一位朋友問我的問題:"為什麼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感覺,國中同學在一起會感覺特別的親切和高興呢?"當時我無厘頭的回答說:"因為我們當年最調皮搗蛋,所以記憶深刻啊,現在你還有去農地裏偷玉米的激情嗎?"

  時過境遷,如果再次面對這個問題,我會用一位優秀電視人的話答他:"同學聚會的最大意義在於即便你已經蒼老不堪,但是還可以從對方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風采。"少年時期的我們,擺脫了兒童期的幼稚,理想、信念、人生充滿了積極與樂觀,就算是競爭,也大多洋溢著共同進步、惺惺相惜的感情。但是,每個人都必須成長。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改變了呢?思索,得到的是零零碎碎的回憶,"現實的、功利的、殘酷的、不合情理的、違背良心的",這些詞語似乎貫穿了我們"成長"的整個過程,社會是個染缸,走進去難免被染色。很多人說,受的傷多了,自己也就長大了。所以大家理所當然的偽裝自己、防備別人,開始學習在傷害與被傷害中謀取利益、不往前就後退的遊戲規則,深陷其中、無可自拔。

  幸好思想的自由不受限制,總有人不想成為逢迎拍馬、勾心鬥角、道德淪喪、違背良心的人;總有人在無力實現"利人利己"的情況下,嘗試謀求"利己不損人",這總比"損人利己"要好吧?

  探求,發現祖先給我們留下了"中庸"的寶藏。這種聰明而偉大的處世方式,拯救了千萬個信奉"人性本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信條的理想主義者,讓他們"中庸"而成為一個穩重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知識存于我心,為我所用,服務於權衡得失,調理人際。

  成年後,我也追求成為這樣的一個人。做到中庸固然不易,那麼就以"理智"二字作為人生標準。不感情用事、不挑戰權威、避免衝突矛盾、妥協於大眾主流,於是我可以和大家相處得非常愉快;即使內心不滿,但只要保持距離,隔絕內心的深入交流,就可以相安無事、明哲保身。

  可是有一天我驚恐的發現,成年後,居然沒有幾個身邊的人能稱得上是好朋友,那種距離感,讓我渾身不舒服,讓我只想逃離。逃離那一場場狂歡,逃離那一群人的孤單。

  林清玄說:"理智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才是人生的全部。"我害怕理智成為我人生的全部,我已失去了太多的純真。我的理智,我追求的智慧,只不過是為了用仁愛的心和他人相處,獲得心安理得的幸福。

  於是,我的滑鼠,毅然選擇了"愛與幸福"。答案告訴我,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笑了。

  從現在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周遊世界,熱愛自然;從現在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從現在起,祝福每一個身邊的陌生人,愿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人人都有燦爛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