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消費 拯救地球

大喬木景觀工程公司景觀維護組組長 王德慶

  近日天氣漸漸變暖,我準備要把冬天的衣服收納起來換上夏天的衣服,雖然每年都要重複這個動作,但最近一、二年,愈來愈覺得在季節轉換時整理這些衣物,消耗了很多時間,而且衣櫥似乎也越來越擠,不得不淘汰一些平時較少穿的衣服。從前的時代,衣服大都是穿到破損才丟棄,或淘汰做抹布,發展另一種用途,如果還能穿的衣物,也大都是轉送鄰里親戚或傳給下一代。但曾幾何時,我們丟掉的衣服是「好」的,近年興起的舊衣回收管道,更讓我們淘汰衣服不手軟,想像在不知名的角落會有人穿上這件衣服,而安慰著自己「浪費」、「暴殄天物」的良心譴責,繼續購買下一件想要的衣服。一般人買東西時不考慮自身的需求,盲目購物、追求流行,無形中亦造成資源浪費。

  全球對抗氣候暖化成為大家所關心的議題,根據報紙報導,造成全球暖化的癥結是:人類毫無節制的浪費!我們平常消費的商品,從製造、包裝、運送、販賣、使用以及成為垃圾後的處理,都需要使用能源。如果不從消費需求的層面解決問題,再多的省電燈泡、油電混合車,再有創意的替代能源,都無濟於事。

  想想自己不經意的消費習慣,竟會對地球造成傷害,我們可說都是共犯結構的一員,也不須對他人加以指責,但是從自己開始調整行為,跟上環保的腳步,是絕對有立即性和必要性的作法。我現在就算衣物有破損也不再立即丟掉,會拿給姊姊縫補後繼續穿;隨身的手機用三年了,雖然電池充電效能已降低,要經常充電,螢幕也磨損的有些模糊,但是我還是繼續使用。鞋子有些小破損,也拿給修鞋師傅修理,又能夠再穿一陣子。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實踐愛地球、愛資源的心之後,不但更愛物惜物,也不會盲目消費了。

  在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中,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李酉潭教授引用思想家約翰彌勒在19世紀中期提出的「經濟零成長」的概念,他強調「尊重與節制」是我們新時代的人權最重要強調的美德。這也令我想到現在社會有種迷思:刺激消費就能經濟成長,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許錢賺到手了,但是罔顧環境保護的經濟成長,卻造成土地污染不能耕作、水質污染難以入口、空氣有毒不能吸入......,這不是危言聳聽,在台灣真有些地方是這樣子,令人難以生活。

  節制自身的消費,在購買任何商品時想自己是「需要」而不是「想要」,這不但能拯救地球,更能節省荷包,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