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人權教育的責任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裕富

  前法務部長王清峰日前因死刑執行爭議下台,改由曾勇夫走馬上任。媒體曾用前法務部長王清峰談話問曾勇夫。王清峰接受訪問時說,「馬總統已於去年簽署兩項國際公約,也公布施行法,成為國內法,國際人權公約有強烈廢除死刑的意涵在,要求締約國廢除死刑,在未廢除死刑前須暫緩死刑,若她或是現任法務部長繼續執行死刑,是違反憲法及我國簽署的國際公約」。對此,曾勇夫則表示,「人權公約內容是希望締約國儘量減少死刑執行,我國近年不但法院判決死刑定讞案件已減少,現行法律也無唯一死刑,且法官判決死刑相當慎重,執行死刑應還不致於違背兩公約」。對於同一項法令,從前後兩任執法的部長便可看出各自不同觀點。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一定有其不同的聲音存在,因此政府官員對於任何一項事務的推動,需要以更嚴謹的態度,更詳盡的知識和道德觀念為出發點,建置一個公平與正義的社會。現今不管廢不廢除「死刑」皆無法彌補受害者家屬內心所受的痛苦。

  其實網路上民眾亦曾討論如果廢除「死刑」,是要花很多錢來蓋「監獄」呢?還是蓋「學校」從基礎教育做起 ? 個人認為蓋「監獄」讓受刑人重新學習,這是消極的作法,讓產生結果面作進一步的彌補而已。若能從基礎的教育做起,是一種預防的措施,是一種投入面。一個人的教育,其實從一出生後家庭便開始負起教育責任,進入學校學習,加入了學校教育,踏入社會到終老,增加了社會教育。然而這些違法犯法的人,也是歷經這三種教育,卻未能有效規範這些人做到「不侵犯他人的權利」,問題出在哪裡 ?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這一切應來自人與人彼此的相互尊重。然而人心因環境因素、遷就利己之利益而有所改變,便無法達到世界人權宣言的境界。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六條明確地指出:教育之目標在於充分發展人格,加強對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聯合國將 1995 年至 2004 年訂為「人權教育十年」,我國在這些年來也積極提出人權教育計畫,從小學生開始給予「人權」的觀念。現今的小孩與從前自己在孩提時期對『人權』的觀念強太多了。反觀現今踏入社會七年級生到屆退休年齡的長者,對重視「人權」的觀念的薄弱,需要靠更多的「社會教育」來補強。而一位企業界的管理者,可善盡社會責任,給予員工這方面的教育訓練,強化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相互尊重。

  本公司公開承諾『提供與維持一個合於法令規定與工業實務的工作環境,並持續改善,以盡力杜絕任何可能導致人員疾病傷害、環境污染、財產損失等可預見之風險。災害與損失可經由完善的管理與全體同仁的積極參與,而達到事先預防的效果。防範災害與損失乃是各級主管人員與現場同仁的直接責任 。在廠區內活動的所有人員皆應遵守本公司安全衛生環保的要求,所有同仁亦應依照訂定之作業標準方法與操作理念執行工作。零職災、不破壞環境乃世界級公司應有之責任。透過製程最佳化的預防手段,持續改善 。以逐步 降低人員失能傷害率、水電資源與關鍵化學原物料使用量 、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並且,致力落實「 為環境及安全衛生而設計 (Design for ESH) 」 之理念,成為永續發展之綠色企業。』

  從剛踏入公司的員工開始,便將日常生活有關「彼此相互尊重」訊息傳遞出去。舉凡如從「個人」作好「垃圾分類」,可節省「他人」清潔人員的辛勞;作好「垃圾分類」可避免產生化學反應引起火災;做到「資源回收」可降低對大自然的破壞等等。每個人把自己的一件事做好,便可影響這麼多事物,這都是與「尊重」有關,尊重自己與他「人」、尊重「大自然」。然而這樣的教育落實度,需要靠一連串的評比、競賽、稽核等等活動來讓員工真正落實與切身相關的事物。每個人從做好自己開始,盡一點心力,把工廠當做自己的家、自然會多盡一分心力,讓工作與生活品質都更好;生活上的小細節懂的多幫別人想一想就可達到彼此相互尊重。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及世界公民人權宣言:「和平源起於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權源起於人與人彼此的尊重」。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再與另外一個「人」彼此尊重、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尊敬。 現今的社會中 我們似乎少教或少學了一個字,忽略另外一個 ” 人 ” , 常常 變成 " 人生而自由 " ,少了一個「對象」互相尊重,只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自由為自由、重視自己的權利才具有人權 … 等等,造成了現今越來愈多的社會問題 。那身為企業要達到永續發展,更應該善盡社會責任、擔任負起社會教育的角色。透過日常管理讓同仁懂得尊重另一個 " 人 " 。

  高階主管算是精英中的精英,專業上足可勝任,那剩下的就是人心善惡以及制度的問題了。除了引領每個部門強化各自專業外,更應加強傳達彼此相互協助的理念,在各式的會議上以「尊重」為導向,每個人遵守議事規則、尊重發言與相互聆聽各專業意見,透過團隊力量整合智慧解決問題。另外對於事物的看待,應學習善用資源,視需要取用、甚至與他人共用資源,不造成浪費;遵守法規確實做好污染管控,減少地球的負擔,提升周遭環境品質,為環境盡一份心力等等,讓其他的「人」共享大自然萬事萬物。這都是需要具有影響力的高階主管引領這樣的文化,承上啟下帶動正向的價值觀。

  當企業以抱持『善盡社會責任』的心來經營,肯定會更用心做,造福同仁,當然也會得到同仁的感恩與愛戴。不只是上千位「人」,而是上千個「家庭」一起改變。從企業本身負起「人權教育」的責任,可減少社會問題,讓大家共同努力建置一個免予恐懼、不安的祥和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