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虛無飄緲間

世界弘道創會長 陳再發

  王邦雄教授在他的新書〝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中,用人生進程的三部曲:在家、出家及回家,來引喻修讀老子哲學思想的三個階段,十分有意思。

     第一階段〝在家〞,強調讀老子的學問必須能夠深入到有在家的感覺,不能祇讀皮毛,要真讀進去,且要能讀出其中蘊涵的全套世界觀及價值觀來,倘若一知半解有如三腳貓就想出去打天下,那是要出問題的。

    第二階段〝出家〞,是說既使我們讀通了老子的哲理,尚不能就此滿足而打住,還得再接再厲,進一步化知識為智慧,且要走出時空的框架,並經由心靈之感應去發揮創意,去找尋滋潤生命的甘泉,以期能夠更上一層樓,並美化我們的人生。套用王教授的話就是化結構為解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改變人生境界的目的,否則就會落入空談。

     第三階段〝回家〞,指的是回歸原點老家。人生歷經了少年成長、中年創業、到了老年就會想要落葉歸根。這時就可以生命做為底本,與經典對話、印證、體驗、感受、乃至重新解讀原本的理論架構。由於有了豐富的歷練加持,再次接觸時必然會有超越先前的智慧靈動,是以對經中蘊涵的哲理就更能深入詮釋。經由這樣的詮釋,可為老東西注入新的活泉,也可讓老東西有了新的包裝,並得以充分合乎時代的潮流。古書新解它們的價值就會在這種不斷的蛻變中歷久彌堅,甚至愈陳愈香。

    道德經中,最重要的就是談〝道〞,老子說〝道〞,為的就是要合理解釋萬物的存在。〝道〞為什麼可以生成萬物?這是自古以來人人都渴望一探究竟的課題。

    道有兩個面相:一面是無,一面是有。道体:無,是無限的存在,超越在萬物之上,所以它是天地萬物根源之始。道体:有,存在於萬物之中,永遠陪伴萬物一起成長,所以道也是天地萬物生成之母。

    道体兩面,同時兼具有與無,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與無間,無才是根本,,這裡所說的〝無〞,不是指實質〝存在的樣態〞而是指無形的〝心靈修養〞,因此並非一般認定的一無所有,而是心靈上至高的無執著心與無分別心。

    懂了這個道理後,看到道德經中出現許多類似〝天地不仁〞〝聖人不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的話,就知道天、地、聖人並非反對仁義或否定聖智,反而是希望能夠消弭人心的執著,不要為仁義而仁義,或者自大的認定自己就是仁義的化身;同時也希望世人能拋掉自我的傲慢與尊貴,要從高高在上的權威寶座上走下來,走入人群,跟天下人並肩相處,這才是真正的放棄我執,沒有執著心與分別心。

    佛陀拋棄王位,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都是懷抱著這種潔清無染的胸懷,才能〝無〞了我自己,而把〝有〞的成長空間給天下人。反之,若心中執著於行善濟世的善與美,並追逐之,實則在不覺中已悄悄落入另一個可怕的魔障裡。唯有把名、利、權、勢〝無〞掉,不攀緣、不附會、生命人格才能獨立自主,也才能遍行天下而不會迷失沉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可名,悉由知善、知美而來。倘若心中執著有任何美與善的標準,就會產生主觀與偏見,而無法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

    回歸每一個人的生命,其實都有其自家的美與善,若把標準訂在自己,完全從自我的角度去衡量,凡不同於我的就是異類,那就是傲慢與偏見。一旦心中有了傲慢與偏見,行為處事勢必會偏離正軌,這種偏離的心態也是一種邪慾,邪慾不能遣則心不能靜,心不能靜則神不能清,這樣就算再怎麼修練也是虛空一場,永遠無法登堂入室進入道的世界。

    化解之道就是先行拆除自設的籓籬,放下自我的〝對〞,才有可能去認同別人的〝對〞;忘掉自己的〝好〞,才有可能去看別人的〝好〞。所以老子才會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執德,所以不明道德。不明道德就會產生妄心,妄心一出就生貪求,有了貪求,煩惱妄想勢必接踵而來,並將導致身心俱疲,甚至遭受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綜歸而言,慾是百害之源,唯有去慾才能達到真靜。太上清靜經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這段話可謂是對〝道〞的〝有〞與〝無〞做了最佳的註解。

    王教授所提的:在家、出家、回家這三部曲,點醒了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無論在那一個階段,不管學什麼、做什麼都要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絕不能偷工減料,更不能大筆一揮應付了事。必須要做到學什麼,像什麼,做什麼,是什麼,這是做人的本份,也是做人的意義與價值。如果凡事都是半調子,馬馬虎虎,這樣的人在人生的路上肯定很容易會偏離主軸,若不能及時糾正,勢必與道漸行漸離,甚至成為陌路人。

    以讀書為例,如果祇知讀,而不求甚解,也不懂消化,那就無法體會書中真正的涵義,倘若食古不化成了老學究,讀了書不僅不能〝為學日益〞,反而〝為道日損〞,這個虧可大了。

    讀書的意義就是要能消化、吸收,要舉一反三,才能從書中得到顏如玉,進而瞭然天地萬物自然之道。用心讀書,到最後即使仍然無法跨越天人合一之鴻溝,真正得道,至少也可以學到樂天知命而無所懼,其實能夠這樣也就值得了。

    從事宗教活動也是一樣,不論教派,任何有心以宗教做為志業之人,都得要有潔緻謙沖的胸襟,明心見性,才可能無怨無悔真心奉獻,做利益眾生的事,而非掛羊頭賣狗肉,假宗教之名行不義之實,那樣不僅會傷害了無辜的信眾,更是對宗教神明最大的冒瀆。

    人生的兩大生身,一是家門的〝宗〞,一是師門的〝師〞。家門的香火與師門的薪火得以永傳,根源都在道体。宗大道以為師,体現了天道也成全了人間。

    師者教也,教也是教育,所以宗師也是宗教。我們現在泛指的宗教,不論門派,基本教義普遍都是教人為善,其內涵雖與正規教育体系不同,但所蘊涵教化人生的意念絕不亞於學院派的教育,甚至更大。宗教的普及性及影響力僅次於民俗,是以其力量絕不容輕估忽視。正因為宗教的力量很大,因此更應該善用宗教,以端正世風,這個巨大的任務就落在所有以神職為志業者之身上了。

    道德經是一部質量等齊的智慧寶典,留給後世子孫極為珍貴的有關〝無〞與〝有〞的形而上的智慧。道体沖虛妙用無窮,經上提示人們要學會〝致虛守靜〞,如此方能無限包容,進而才能虛靜如鏡,觀照萬物,這又是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的另一個見證。

    道德經五千字,字字珠璣,句句令人回味無窮。道家講古、簡、樸,反觀人世間科學愈進步,商業化的程度愈高,物質生活愈提升,內在的心靈就愈空虛、愈墮落、也愈腐化,個個爭權奪利,目光如豆,可悲可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人都不快活,解救之道就是返璞歸真,才能找回真靜,找到自我。

    道在虛無飄緲間,道渡有緣人,緣就是感應,祇要肯用心,這個緣就會出來。透過經典的牽線,願天下有緣人都能感應,進而身体力行,並順利回歸原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