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與經濟景氣

玉山銀行大墩分行/襄理 郭育源

  人權基本上是一個道德和倫理的理念。它的出現有其歷史和政經條件(傳統社會的崩解所「釋放」的個體,和這些個體在強大現代國家和自市場經濟下所面對的共同威脅與需要),因此其普世性質指的是可以適用於當今所有人類,並非亙古不變的「天賦」人權。人權的理念所形塑的毋寧是在上述現代情境下浮現的道德直覺:一個有尊嚴的人應該平等擁有起碼的生命和自由的權利;不但應有飯吃,也應有(例如)為了某個理想而絕食抗議的權利。不但如此,生命權蘊含擁有生存手段的權利,自由權也蘊含擁有行使自由之手段的權利。這就會觸動各種強勢既得利益和國家機器的敏感神經了。(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理事長/黃文雄)

  近來受到全球性金融海嘯的衝擊,全球股、匯市連續重挫,金融機構產生流動性危機,信用市場幾近崩潰,部份仰賴高槓桿金融擴張的國家更瀕臨破產。在金融風暴的效應下,全球股市每日都在創造新低歷史,各國銀行倒閉的聲音此起彼落,廠商關廠裁員的消息也時有所聞,天天都有政府紓困新聞,全世界彷彿陷入永無止盡的夢魘。而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由美國而起的金融海嘯,進而引發連鎖的金融事業倒閉風潮。此一連鎖事件衝擊之大,當然也波及到台灣。其中「無薪假」就是一種變相減薪的方法,只是在《勞動基準法》上似乎產生灰色地帶,讓勞方無法有效爭取自己的權益。由於公司在薪資上已經無法給予當初的報酬,影響到很多人的工作意願與熱情。長久下來,將不僅影響企業聘請同數員工所應帶來的工作效能,也將間接影響到整個台灣的產業,另外在這次的經濟風暴中,另外一個創舉就是許多公司主動發函調查個別員工是否「同意減薪」;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大大打擊員工的工作士氣。(資料來源: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張宜琪)

  行政院主計處依據人力資源調查結果顯示,98 年11 月失業率5.86%,廣義失業率為7.24%;非勞動力人口當中「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總計有16.4 萬人,較10 月減少3 千人,而工時低於16 小時且希望增加工時的就業者計5.2 萬人,與10 月持平,而去年1 到11 月失業率平均也高達5.86%。

  而在中國人權協會公布「2009 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顯示,有5 成45 民眾不滿意2009年台灣人權保障,其中以「經濟人權」位居最不滿意的榜首,其次是「司法人權」和「環境人權」。該協會理事長李永然說,政府在去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力」兩項國際公約,不過由民眾反應發現,還需再努力。

  針對中國人權協會於「2009 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總計分成11 個項目,包括「經濟人權」、「勞動人權」、「環境人權」、「司法人權」、「政治人權」、「婦女人權」、「兒童人權」、「老人人權」、「身心障礙者人權」、「文教人權」以及「原住民人權」。(資料來源:玉山周報╱朱蒲青 )

  此現象與馬斯洛需求理論相呼應,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下圖)。大多人們皆需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後,才會爭取更多人權權利。

  綜合上述,目前全球經濟復甦而顯緩慢溫和,全球失業和貧困人口數量高居不下,發展不平衡更加突出,且氣候變化、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全球性問題十分突出,嚴重阻礙著世界的和諧發展,損害著各國人民對普遍人權的享有。各國政府應妥善持續推出擴大內需、調整結構、促進增長、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就業、醫療、教育、農民增收、社會保障等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切實維護和保障了人民的各項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