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盲鉛筆-純真年代

愛盲基金會主編 吳國光
  

  如果你想認識愛盲,也許我們可以從一支鉛筆開始說起。

  50年代,自戰後復甦的台灣,正展開一場有史以來最驚天動地的蛻變。歷經民國60年退出聯合國、67年中美斷交之困,政府啟動十大建設的火車頭,鋪下現代化工業基礎的鐵軌。這是台灣最團結同心、齊力斷金的時代。整體的社會氛圍透著一股前進的張力。

  台灣,尚在牙牙學步的孩兒,炯炯眼神已眺向天際。世界,在我腳下!

  這片豐實的沃土,孕育著無窮的希望。寶島蒼蔥的林木就是腳下生出來的綠金,搭配勤奮的勞工,造就了台灣的鉛筆產業。兩片上膠的木材夾上一根石墨,就是最早的鉛筆。從客廳即工廠的人力代工進步到自動化機械製程,一年可創造出近2億元的產值。

  直到民國62年,台灣的文盲率仍高達42%,握筆的人可算是知識份子。還有許多人根本不會寫字,一支2塊錢的鉛筆,都稱得上是奢侈品。

  當時的小康,還談不上真的有錢,大部分百姓的汗水都挹注到郵局,變成外匯存底數字。但也就是這種踏實的「惜福」精神,方能創造出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也為80年代後的經濟起飛蓄積了足夠的能量。

  台灣,終於從汗濕褲管的赤腳農夫,搖身一變成為錢淹腳目的白領商人。

  時代的巨輪,輾過貧瘠的荒原,同時也翻攪了豐美的深土。人性的良善,就像埋藏在地表之下的種子,破土而出。

  60年代,愛盲的種子冒出新芽。一群善心人士發起助盲運動,與鉛筆龍頭大廠──「利百代」合作,第一支愛盲鉛筆就此誕生,發起人劉慶本身就是一位全盲的視障者。時至今日,仍由愛盲基金會持續推動此一別具意義的愛心行動。愛盲鉛筆從中、小學為出發點,連線至學生家長,並擴展到全國性的社會福利層面,堪稱台灣最早的公益啟蒙運動。這也是「青年守則」第十條──「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實作課程。從課本上的教條落實為生活中的行動,公益的種子因而向上萌芽、向下紮根。

  當年的10塊錢,可以買3個菠蘿麵包;5塊錢,可以買一隻塑膠的無敵鐵金鋼,這些都是今天的年輕孩子所無法體會的事。用10塊錢義買愛盲鉛筆,除了幫助盲胞,更能幫孩子學會善用金錢、分享資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榮登《富比士》善心榜與《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日前赴美領獎的台東賣菜阿嬤陳樹菊,曾走過愛盲鉛筆的年代。從民國五十二年開始賣菜,前後捐出一千萬元幫助孩童基金會及協助母校興建圖書館,並贊助認養台東育幼院三個小孩。她的名言正是:「錢,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4年級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回憶兒時,媽媽用教會送的麵粉袋做衣服,他就穿著這種印有中美國旗的內褲到處跑。同學買了本好看的漫畫書,都會拿給全班傳閱。短到不能再短的鉛筆,兩頭削尖還可以拿來塗鴉。至今他仍喜歡坐老舊的藤椅,戴便宜的贈品手表。

  精神和物質上最富有的兩個台灣人,都展現了跨越世代的核心價值。他們擁有真正的財富--分享、知足。

  今昔對比,周遭多的是肯砸5000元買IPod,但捨不得花10元做公益的新貧人類。許多人慨嘆,台灣人有錢了,卻也更窮了。愛盲鉛筆象徵的公益精神,該如何傳遞給下一代?回頭看,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懷念的純真年代,值得我們努力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