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與全球氣候變遷

工研院能環所推廣經理 呂穎彬

  自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環境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氣候變遷、酸雨、臭氧層破壞、人造有機物與重金屬流佈等問題,造成沙漠化、湖泊酸化、優氧化、森林與生態破壞、人類疾病增加(癌症、痛痛病、水俁病)等。人類的文明雖然進步了,但沒有搭配對環境的了解與自身行為的尊重,這類的問題將會層出不窮。

  美國太空總署就曾警告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50ppm就會帶來不可預期的影響,現在已經達385ppm,而且以每年2ppm的速度在成長。從2005的卡崔娜颶風到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帶來前所未見的破壞力,驚人的風雨重創美國紐奧良與台灣南部與東南部山區,造成生命、生態以及經濟重大傷害,菲律賓隨後也受到芭瑪颱風近一星期停留的蹂躪,死傷慘重。全球天災頻繁的事實中,不論是各國政府還是媒體,還是人們在各種場合的討論,都傾向歸因於於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暖化,讓人們體驗到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災難。但人的眼光通常是短淺的,為了降低全球氣候變遷的哥本哈根的會議在2009年底開議,由於各國各自的經濟利益,無法達成一致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致會議失敗,只好各國各行其是。因此可以預期未來氣候條件將持續惡化。

  回憶自己在30幾年前的生活,出門就只是走路、腳踏車、三輪車、公共汽車或火車。一個鄉下的小村難得看到汽車,有機車代步就很拉風了。冷氣、冰箱或電視機也算是奢侈品。多年來物換星移,社會文明進步,人口增加了,家家戶戶幾乎都有汽車代步,冷氣、冰箱或電視成了生活的必須品。在30幾年前每人每天所需之熱量幾乎就等於食物的熱量,每人每天約略10MJ(百萬焦耳)。而今天人人豐衣足食,食物精緻化也會多耗能源,撇開不算。光交通上自行開車可能一天就耗3公升的汽油,約略108MJ,還有用電約36MJ,還有很多日常拋棄的用品如塑膠、橡膠及包裝紙,如果算一天丟半公斤塑膠的話,換算其生命週期能源也約50MJ,何況還有更多浪費丟棄的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等,其生命週期也會消耗許多能源。算算現今每人每天能源需求是30幾年前的20倍左右,細算的話應該更多,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也約略成正比。

  生長在台灣看到如此之現象,推算全世界都在進步,那麼未來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是可觀。試算台灣的人口只約2300萬,人均GDP約16000美元,但有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人均GDP約2000美元出頭)與10億人口的印度(人均GDP約700多美元)。但這些地區的人均GDP和我們一樣時,這地球的環境就早撐不下去了。世人平等,人人有追求經濟成長與幸福的權利,沒理由目前經濟情形好的地區禁止別人發展,所以未來各國還是會增加能耗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這些簡單的推估實在令人不安。

  因此未來必然須要開發新低碳能源與低碳生活方式,當新低碳能源的進度趕不上經濟成長時,追求簡約且高能源效率的低碳生活實在比開發新能源來得重要與實在。但知道與相信是有距離的,而相信與行動的差距是更大的,大家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