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水中?媒體洪流時代來臨

富邦文教基金會專案企劃 魏良真

  你,曾算過你一天接觸媒體的時間有多少嗎?

  每天早上在餐桌邊翻翻報紙

  等捷運時抬頭看看多媒體廣告、在車上玩玩i phone

  到了公司習慣性地打開電腦,按按滑鼠連收朋友和這個世界的各種最新訊息

  小孩放學回家,也是看電視配晚飯,偶爾上街吵著要買最新的卡通玩具...

  近十年來,媒體資訊,以各種日新月異、越來越方便、越來越隨手可得的科技型態,不知不覺填滿我們生活的必需,成為自然而然的倚賴,曾有人形容,媒體之於現代人的關係,就像水和魚,雖然很容易理所當然地忽視「水」的存在,但現代人無時不刻地如魚悠遊於媒體洪流中,特別是對青少年和兒童而言,媒體已是一個不亞於家庭、學校的教育環境,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媒體對自己的影響,但事實上我們與他人隨時都透過複雜的媒體互動建立社會關係,而這些關係無形中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樣貌的一部分。

  富邦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在我們2009年所做的「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顯示:台灣國小兒童每天不到4小時的閒暇時間裡,有3小時花在媒體上,佔閒餘時間的75%,多數的孩子從7歲開始上網、10歲擁有自己的手機、41%的兒童擁有個人的部落格;10年前我們意識到媒體素養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開始藉由文宣出版、政策推動、社區與校園巡迴各種方式,向民眾宣導對於媒體訊息莫忘「多聽、多看、多思辨」,小心別輕易掉進良莠不齊的媒體陷阱裡,但常常在我們到各縣市宣導媒體素養觀念的活動中,有不少父母反應,自己的孩子下課後就關在房間裡不知道在幹嘛,「E-mail」、「部落格」、「Youtube」、「MSN即時通」到近來風行的「臉書」、「智慧型手機上網」,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的新媒體名詞,讓年長的一輩應接不暇,但卻讓我們的下一代在網路上的活動更多元且活絡,似虛擬又真實的科技,不僅早早開展了孩子們與現實生活圈以外人事物的接觸與連結,也讓孩子不再像現在的大人們以往只能被動接受電視台或廣播〝單向權威〞的媒體訊息給予,今天的兒童與青少年是所謂的「數位原生代」,媒體科技的操作難不倒他們,他們本身就一個〝發聲的媒體〞,用文字、拍照、錄影和同儕、甚至和全世界溝通,媒體洪流時代的來臨,無法再消極禁止,只能更積極開放心胸地去學習、了解和善用科技。

  今天,在台灣,自2005年首創亞洲之先編纂「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富邦文教基金會在過去10年內透過與其他團體策略聯盟的方式,不斷以民間力量,深入社區、校園做觀念宣導、不定期發表國內兒少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督促政府對媒體素養議題的正視,一步步耕耘期待擴大影響層面,到今日,我們得以很驕傲地說,自明年起在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中,媒體素養教育即將成為台灣每個小朋友必讀的課程,這不僅對身在科技之島的台灣孩子來說,是不可獲缺、必須從小建立的公民素養,更是全世界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