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援助的人權意涵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邱文達

  一九四八年聯合國人權宣言揭示世界各國決心保障人權之決心,自此人權保障儼然如世界潮流,風行各地;然而受限於國際現實,在大國主要議程之支配下,立意良善之人權公約亦受到忽略,難以落實,亦被淹沒在許多以大國外交、全球經濟等高階議題之中;所幸仍有許多有識之士驚覺情況緊急,奔走相告,許多民間非政府組織、團體紛紛成立,適時補強此一缺口,形成跨國性之民間網絡,默默耕耘。一般通稱此類組織為第三部門或國際非政府組織( INGOs),其鑲嵌於各議題領域之中,大多與人權、環保等議題息息相關,尤其以人權為最多;近年來,人權議題的內涵更由傳統的政治領域漸次轉化為糧食安全,衛生安全,許多研究資料印證,一個基礎衛生條件及醫療相對落後的地區,不僅治安欠佳,社會穩定堪虞,身為人最基本的尊嚴無法滿足,更遑論人權保障。因此,醫療衛生的人道救助,近年來更蔚為風潮。

  非政府組織通常往有事的地方靠近,怕事絕非其邏輯,許多急難場合,經常能夠看到其身影;透過整合社會資源、募集義工、政府部門及企業合作,亦經由參與的過程,連結更多人際網絡,跨大行動規模,往往取得可觀的成就。根據內政部及外交部之統計,目前在台成立的跨國性非政府組織共有2157個之多,領域各異,此類衛生醫療性的非政府組織與機構近年更有增加之趨勢,在台灣地區從事醫療衛生援助的非政府組織主要有安寧照顧基金會、聯合醫學基金會、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等,為人道行動善盡職責。

  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自2006年起,配合外交部落實我國與南太平洋友邦醫療合作計畫,臺北醫學大學三家附屬醫院全力協助友邦改善醫療服務,籌組行動醫療團,足跡遍及巴拿馬、瓜地馬拉、馬紹爾、帛琉等地,以及今年遭受天災襲擊的海地共和國,此外,亦積極派遣醫護人員前往斯里蘭卡、寮國、越南等地,全力配合外交部與衛生署安排各國醫院參訪觀摩,迄今共計五大洲、63國、659參訪團蒞臨一校三院進行交流,充分展現並發揮人道援助與醫療無國界精神,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繼非洲東南區域史瓦濟蘭王國醫療團服務後,本校隨即再受國合會之邀請自2010年1月起協助經營非洲西部島國(總人口約十六萬人口)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協助政府肩負國際醫療任務,更拓展本校於國際醫療之舞台。自2008年12月起已陸續派遣神經外科、骨科、一般外科、牙科及家庭科等專科醫師及急診科與內兒科護理師於史國及聖國進行醫療服務。本校亦已成為我國民間最大的國際醫療團隊,為兩國的國際衛生交流進行更進一步的接觸,間接拓展台灣與史國及聖國之衛生醫療合作。

  除了一般的醫療照護外,兩個醫療團也計畫透過衛生教育工作,提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與基本的外傷處理技巧,減少醫療資源的使用,並得到正確飲水、飲食的觀念,減低飲食飲水發生腹瀉及傳染性疾病的狀況。組成巡迴醫療隊,對當地行動不便的病人進行醫療、推動居家照護,普查鄉村附近的疾病概況,以進行疾病追蹤之工作。同時並拍攝紀錄片,將當地生活、傳統習俗、自然與人文,及台灣醫療團的工作成果帶回台灣,甚至發表至世界其他國家,以此宣傳台灣醫療工作的信念,善盡人道責任,讓更多人注意到史國與聖國的困境,協助當地政府衛生重建。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北醫大醫療體系充分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盡力提供兩國協助,充份達到跨國性非政府組織提供民間救助網絡之功能。

   此時再回顧聯合國人權宣言之內涵,不難發現在人權的保障上,北醫大的長駐醫療團給予國際社會最基本而實質的保障,更開創了一種由民間自發,協助並配合政府投入之模式,由傳統上消極的補強政府缺口,進化為與政府共同行動、全面保障人權之機制,與政府機構相輔相成,達成國際交流多贏的局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