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

前國立台北護專退休老師 畢中淼

原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詩!千百年來令人陶醉。以致注家峰起,評者雲集。然而後人對這首詩的注釋一錯再錯,以訛傳訛達千年之久!事實上原來的詩中寫了三座橋,包括了烏啼橋,江村橋及楓橋,一座愁眠山。故原詩的前兩句應直譯如下:

月(亮)落(在)烏啼(橋)霜己滿天,江(村橋)楓(橋)漁火對(映著)愁眠(山)。
烏啼橋在楓橋西面,現已消失(修公路時,將拱形橋改為平面橋)。
江村橋在楓橋北方,亦己改為平面橋,向西行可達滸墅關。愁眠山是在楓橋西方(其北方就是虎丘山)。

  凡詩都是情景的組合和意象的疊加。"愁眠"種種,從詞意上理解,寓情於景。張繼卻才高過人,山名代意象,一語雙關,好上加好,餘味無窮。

  張繼在農曆十月初八,初九半夜月落時分,到達楓橋時,觸景生情,寫下名句,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似乎感悟到一種難以言傳的人生經驗。古人作詩,向來無註,這樣既能發揮讀者的藝術想像力,也是對吟誦者知識面,理解力的一次考驗。

  "景"常常因當事人的經驗,當事人的情緒,文化背景,年齡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感受。譬如說在十字路口的一顆老松樹,農夫說田間工作做累了,可以在它下面休息;趕路的說它是走向甲鎮的指標;紙廠老闆說它可以做二百斤紙漿;畫家說它蒼勁有力,生意昂然;研究文學的說不定對著老松樹吟詩作對起來。所以一位一門深入的專家,如果沒有豁達的胸襟,不能容納另外一角度的觀點。他的意念很可能狹窄,如果不時時修正,久而久之,勢必形成固執,最後的結果祗能遺世而獨立了!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邊,老松樹有的是,如果以不同的眼光觀察它,那你就可以享受無窮,真如老禪師說的日日是好日了。瞎子摸大象何嘗不是如此,不堅持已見,廣納眾見,才能得知大象的全貌。這或許是進入佛學所言的"無我"方法之一罷。
前文是表弟何棋森所作,最後的一段是本人由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