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重的機制下討論人權才具完善!所以人權宣示主張之前,尊重是更重要的課題:尊重是否已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成人教育間確實被啟蒙、指導與落實。
舉例來說,學齡期孩子,進入小學生活,遭排擠霸凌身心受創的事件屢見不鮮,施暴者的人格培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關介入點甚多,但,執行力匱乏。施暴者被理解然後進行教育感化良善,這是人權;被施暴者免於恐懼,這也是人權,但漠視霸凌直至增添憾事,兩造雙方的人權早已都被扼殺殆盡!
值得一提是,道德觀真實本質正是呼應人權,但,現今道德觀低下,實在需要內政政策及教育政策介入喚醒與重視之。對的政策需要被重視與爭取執行,對的身教言教示範,對的教養教育,這都是我們能留給子女留給下一代最重要的資產!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看到了人權,卻執行不完善!
每個人都有他的光點、優勢,制式教育制度,通才教育並非適用不同天賦的孩子,遵循大原則下,長才將可能隱沒不展
再者,有的孩子天生能輕鬆遊刃有餘的適應這套制度,有的孩子在經驗理學習生存法則,也有的孩子腦部結構或神經連結就是沒有辦法因應,這類用著不同眼光看世界的天才,被歸類為身心障礙兒童,在大環境下被嘲笑被貼標籤...
有關特殊兒,應讓社會了解、接納、尊重。特殊兒童的人權誰來伸張?
就本源上,從一對結婚新人的家庭計畫開始,就應該受領優生學衛教宣導;領有媽媽手冊的孕媽咪,提供孕程的專業知識;新生兒幼兒則提供照顧知識及健康檢查、早療評估、早療復建。以上雖有部份推行,但不夠完備推廣。
接下來,學齡期特殊兒童在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隔離的環境中進行特一般教育及特殊教育。特教思潮回歸至主流教育理念,和一般學生有共同相處、學習、互動的機會,並強調每個學生應有相等的學習權,正是為避免標記學生與剝奪學生的學習權(如社會技能發展),融合教育的信念,基於人權,有了接近概念的配套支援體系!
但,很遺憾,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體制、教師及學生家長專業引導及輔助不完善,師生家長恐都力不從心。
舉凡注意力缺陷不足過動症、注意力缺陷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或是先天氣質敏感反應閾低的孩子等等,他們或有專注力問題、過動衝動、讀寫障礙、上課插嘴、情緒問題。
他們該享有同等人權,也唯有適才教育及專業特教輔助,讓個別差異得以適性發展至通才教育融合的境界。
有礙無能的管教
解決之道是要就本對治,同理,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原因,心理專業及熱忱教育者都會積極聆聽與理解訊息,然後才就事因應。然而,執教者仍多數忽略這基本功,只就結果面責罰孩子或只就大人看事角度評斷對錯,淪於有礙無能的管教。
舉例來說,上課不專心,究竟是做不到還是不肯做?對於ADD及ADHD及敏感個性的孩子,分心不是他的錯,行為背後有原因有需求,但卻可能被以不肯做的面向看待,以為不守規範搗蛋來苛求處罰。結果是痛罰之後,行為仍然存在,這顯然管教方向不當。錯置教育,讓她們的人權被蹧蹋。
人權總是踩在"一方面應該......另一方面又希望......"這兩難之間。
舉例,在親子網看到一則討論,讀中班的孩子吃飯的速度不是很快,如果沒有在時間內吃完飯,得拿著碗站在教室外面吃飯,吃完才能進教室午睡。該則討論,有的家長支持有的家長反對站著吃飯。
支持的聲音不外乎有:學習團體生活,總不能影響其他師生作息;被罰幾次有助改善;家長應該放手,干預太多造成溺愛;有點警惕不一定是壞事。
反對者的聲音則是:呷飯黃帝大;老師有去了解嗎,小孩可能只是胃口問題或是喉嚨小、食道窄、吞嚥比較困難,所以吃東西都咬嚼比較久,為何就活該受罰;大人都會有胃口不好的時候了,為什麼要逼小孩每次都吃光光呢;站著吃飯有違身心健康
人權總是踩在"一方面應該......另一方面又希望......"這兩難之間。
漠視人權,陷入無知與危險,教育環境有礙呀!
例如法定傳染疾病通報作業依傳染病防治法規範,仍有不肖幼稚園所隱匿不報;又或者向機關單位通報,學校作業卻也常有消息封鎖情事。
資訊越公開,師生家長越能全面提高警覺加強預防及注意衛生習慣,也因此越能控制疫情擴大。若校方僅是擔憂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那全民陷入無知,身命安全保障堪慮。
綜合以上,以人權為主軸將可以看到有愛無礙的教育!身為一個家長單純的只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在快樂適當的環境中成長,更能受到尊重與平等的對待,也同時學會尊重包容。教育體制核心有了人權主體,讓我們未來的主人翁能在愛的灌溉中發光發熱,進而讓每個地球公民心中都有愛,懂得尊重也瞭解自己的使命。遙敬那一份努力,地球、人類與萬物間,共存共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