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同理心

退休 張瑞紋

  從事金融產品行銷十多年來,最常被同事或客戶詢問相同的問題:這真的是個好產品嗎?如果是同事詢問,我總是會告知該產品的特性、風險與報酬並再三強調產品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合投資人與否。如果是投資人直接詢問,我則會先瞭解他投資的目的、投資經驗以及風險承受度等相關訊息,再告知產品的特性做為其參考辨斷的依據。

  看到連動債在台灣引起喧然大波,除了對廣大投資人的大幅虧損感到痛心外,亦`不禁思索:如果大家能多發揮同理心,那事情的結局是否會不一樣?倘若每位前線的銷售人員都可以將客戶想像為自己的家人、朋友,是否在銷售過程就可以多做一些說明、多解釋一下風險?而不是為了達成業績目標而避重就輕? 產品本身提供的高報酬背後連帶的投資風險,當詢問對象是自己的親友時,想必會詳細說明、再三提醒以確保其瞭解無誤。對待客戶如果可以抱持著和對待親人相同的想法,誤會與怨懟應會相對的減少。

  同理,若可將行銷產品的人員當作是自己的晚輩、朋友,那在投資之前除了全然委託的信任外,勢必也會將自己的所有疑慮盡數詢問,再三確認後才會放心投資。這樣當發生了無法預見的意外虧損時亦會多一分諒解、少一分責備。

  我們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大家是互依互存的共同體。放下本位思考的角度,在處理任何事之前,先發揮一下同理心,多幫別人想一想,相信世界會更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