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動機

自由工作者 杜侑庭
  近來因為廢死刑的新聞,兩派之間唇槍舌戰,甚至連家庭成員之間也會因此而理念不同產生衝突,其實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參與任何與政治有關的議題討論,甚至對國家的組織運作到達了「一無所知」的程度,可能除了知道目前的總統是誰,其他一概不知。無知如我,卻還是在大量的資訊之下被迫知曉了這件喧騰的時事,也看了不少朋友轉貼的文章,湊巧的,我擁有著兩派不同的朋友,大家所持的論點也都各有各的道理。

  一開始的我是不贊成的,因為我憑藉著傳統以來被教育的觀念: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對於剝奪他人生存權利的人,自然也要拿他生存的權利來換,然後是一個接一個的具有歷史性的犯罪案件一一回到媒體版面,白冰冰女兒命案、清大王水命案....都喚起了人們當年的惶恐,那段走在路上都要提心吊膽的日子,那段人人防範著彼此的疏離生活。而那些深受其害的親屬們,自然不能接受這般的改變。

  就如同日本得到推理文學大獎的小說「告白」內曾經說到,殺人的人可以在牢裡生活,一樣有飯吃、一樣可以睡、如果表現的好,還可以假釋出獄,過著從零開始的人生,而被殺害的人,生命就只剩下一個句點。這樣的兩相比較,做錯事的人怎麼看都比無辜的人所獲得的多,至少他還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和感受身體裡的心跳。

  而另一派的人秉持的是人人皆有人權,要給予犯錯者改過機會,因為曾經犯下如此大錯的人,如果有了悔意和可以回饋社會的善意,是難能可貴的,我們更不能放棄他們。然而這樣的說法,雖然理想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一番溫暖且寬恕的論點。寬恕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釋然,非當事者是無法瞭解其中的過程是多麼的悲傷的。

  至於社會的正義,也從來沒有絕對的平等,很少有人能夠忽略「標記」,即便是身心障礙者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經過感應區的聲音也都產生了與一般民眾不同的「標記」,更何況是人生品格上的一則紀錄?

  在各自選邊站的同時,我卻比較想要知道,為甚麼社會生了病?為甚麼駭人聽聞的案件層出不窮?為甚麼總要等到出了事,才開始有許多人權主義者為犯錯的人找理由,從家庭背景剖析到成長過程,再分析犯罪動機,然後美化潤飾過後,娓娓道出犯罪者值得被原諒的原因,就如同前陣子弒父少女的新聞。

  然而,早在傷害他人之前,所潛藏的動機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才會讓人分不清楚是非黑白。是不是我們的情緒管理都無法控制得當,才會在衝動之下做出無法挽回的行為?是不是因為弱肉強食的壓力環境,導致常常有人被逼上絕路?是不是我們的社會道德淪喪,連基本倫理都無法遵守?

  老一輩的人口中善良純樸的社會不是不存在,而是被現今過多的慾望所控制。    與其為了改過是否就能夠自新而爭辯,是否更應該正視問題的起源?更應該想辦法預防,而不是善後?